圖書板塊圖書分類品牌系列獲獎圖書圖書專題新書上架編輯推薦作者團(tuán)隊
我從未與世界如此和解
林莽/刘亮程/霍俊明/亚楠/泉子 联袂推荐 她的本土主义和地方主义的书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魅力的博大世界
ISBN: 9787559839107

出版時間:2021-08-01

定  價:66.00

作  者:吉尔 著

責(zé)  編:郭静,覃伟清
所屬板塊: 文学出版

圖書分類: 中国现当代诗歌

讀者對象: 文学爱好者

上架建議: 文学·诗歌
裝幀: 精装

開本: 32

字?jǐn)?shù): 150 (千字)

頁數(shù): 240
圖書簡介

詩集《我從未與世界如此和解》收錄了著名詩人吉爾百余首優(yōu)秀詩歌新作。在詩集中,吉爾從“地域之戀”到“世界之愛”,以深切的同情和悲憫闡述了對人、事、物的無限理解和體諒。書中的作品聚焦于新疆這片土地的古老歷史與豐厚文化,洞窟、石林、神木、峽谷、村落、河流、葡萄園、沙塵暴……以獨(dú)特視角和深沉情感對其進(jìn)行觀照和剖示,拉近歷史與當(dāng)下的距離。這種對個體、歷史、世界和人生的關(guān)注和思考,使得詩中凝結(jié)著深刻的反思?xì)赓|(zhì)和深厚的愛意。

作者簡介

吉爾,女,本名黃鳳蓮。漢族,祖籍山東。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新疆作家協(xié)會簽約作家,醫(yī)務(wù)工作者。已出版詩集《世界知道我們》。作品獲首屆“詩探索·中國春泥詩歌獎”,第一屆、第二屆塔河文藝獎。現(xiàn)居新疆。

圖書目錄

第一輯 我從未與世界如此和解

003 悖論

005 一切都還在進(jìn)行

007 荒山為證

008 克孜爾

010 我從未與世界如此和解

011 在庫車唐王城

012 塔克拉瑪干斷章

014 塔克拉瑪干簡章

015 霍拉山下的葡萄園

016 只有這時

018 那是我們在人間的成像

019 祖訓(xùn)

020 麥垛上的月亮

022 鳥,或閃電

024 我們談起

025 悲喜自度

027 星空或不惑

029 北庭敘事

031 老人,是我

032 流火

034 再見流火

035 雪中

037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雪

039 雪落龜茲

040 卡拉庫爾村

042 鳩摩羅什

044 小河墓地

046 多美

048 草木

第二輯 我對他們的愛

051 早安,先生

053 晚安,先生

055 致陌生人

057 我珍愛每一個愛我的人

058 我珍愛這樣一個早晨

059 關(guān)于孤獨(dú)

061 敘述者

063 我對他們的愛

065 愛一個柏拉圖似的男人

067 女人,抑或萬物靜謐

068 為接骨木的憂傷

070 在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的畫像前

073 雨中拜謁細(xì)君墓

075 解放南路181號

077 我很難說出詩歌的意義

078 寶貝 寶貝

080 現(xiàn)在

081 雨水已經(jīng)很久沒有落下

082 向著田野歸隱而去

084 冬至

086 歲月原可如此靜好

088 卡拉麥里

090 紛繁

091 這就足夠了

092 深夜,想起一位詩人

093 酒窖

094 在喀納斯湖畔聽楚吾爾

095 代替

096 瀚與海

100 向早起的人們致敬

第三輯 絲路筆記

105 九月,給青格里

107 你容許我像個詩人

109 我就要離開了,青格里

111 穿越

113 樓蘭

115 落日在奔跑的微粒上燃燒

116 10月10日

118 龜茲女兒

120 龜茲美女

121 天山明月

123 名詞彩南

124 神木園

125 幻夢

126 角落

128 車過玉門

130 落日

131 德令哈,給海子

133 流星

134 節(jié)日

135 沙塵暴

136 火焰

137 熱斯坦街

138 龜茲銅鏡

145 一條魚的飛翔

146 群星向河底密集

147 賽里木湖

149 怪石峪

150 空中草原

152 盛典

153 喀拉峻

154 柴仁草場

155 紅山石林

156 青河巨石堆遺址

第四輯 時間之旅

165 世界知道我們

166 越來越像我的母親

167 蕁麻草

168 人海

170 大海給了我什么

171 對話人

172 對話

174 話題

176 祝福

178 溫暖

179 給孩子們

180 給大姐

182 姐夫

184 王大嫂

186 離散

187 光陰

188 清明詩

190 寄書

191 雪墻

193 他們像是我的父親

194 度

195 一念一念

196 語序

197 空啤酒瓶

198 賦予

199 純粹

201 如今我們不談詩歌和寫作

203 就在此刻

205 你倆

207 尕勒的繁星

210 女雕刻師和流浪小貓

212 天使之歌

218 童謠

序言/前言/后記

地域之戀與遼闊之愛

沈葦

《我從未與世界如此和解》是吉爾的第二部詩集,距《詩刊》“青春詩會”資助出版的第一部詩集《世界知道我們》,時間已過去六年有余。這六年中,我看到了她的困惑與掙扎、求索與進(jìn)取,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她作品發(fā)生的變化。求變是保持創(chuàng)作活力的根本,所謂“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是一句陳舊的古話,而是需要我們時時記取的警句和箴言。

吉爾的變化,是一個從“我”“我們”向著“龜茲”“絲路”“世界”的求變過程,簡言之,就是一個主體不斷敞開,并朝向“世界無限多”的過程。這使我想起王國維“境界說”中的“主觀詩”和“客觀詩”,前者是“有我之境”,后者是“無我之境”;王國維還說,“自己之感”和人類的普遍基本的感情相通,才是詩人“不失其赤子之心”“以血書者”之感情?!熬辰纭币彩且粋€不斷敞開、通徹,然后才能升華的過程。在從“主觀詩”向“客觀詩”的嬗變中,不能說吉爾已經(jīng)做得很好、很成功,但至少,我們能在《我從未與世界如此和解》中明顯察覺到這一求變的努力。事實上,早在兩百年前,歌德就強(qiáng)調(diào)過“客觀”的重要性,他在與青年詩人艾克曼的談話中說“每一次健康的努力,都是從內(nèi)心導(dǎo)向外部世界”。

所謂情景交融、主客一體、物我冥合,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做得到,是很難的。在主體與客體、我者與他者、個體與群體、生命的有限性和“世界無限多”之間,存在太多的疏離與裂痕、誤解與沖突、糾纏與悖論,這造成了詩與詩人的困境,困境與悖論還存在于地方性書寫與普適性追求之間,甚至存在于“詩人”與“女詩人”這一身份的建構(gòu)之間。吉爾是清醒地認(rèn)識到這一悖論的存在的,她用果敢而尖銳的語氣寫道:

“這世界的、地域的、河山的、民族的、命運(yùn)的……”

這美妙的統(tǒng)治

我墜入詩人的悖論

如果非要把我和現(xiàn)實連在一起

有些,是難以啟齒的

?

哦!請不要憐憫我,不要說到性別,孤獨(dú)

關(guān)于我

一個主婦,一位母親……

一個與詞語糾纏不清的人

須把筆削得越來越尖,把有些字寫出血來

把有些詞攥進(jìn)命里

——《悖論》

這些帶有明顯自白色彩的詩句,像是詩歌宣言,也是生命宣言。在另一首詩中,她寫道:“我喝下庫車河的水,泥沙俱下/胃里泛起漩渦,隱隱作痛/我是個中毒極深的人,要靠逆流而上/才能心安理得/可我一生都沒有躲過洪水般的宿命/每個寫詩的人,身體里都住著一處海洋/用來吞吐詞語的泡沫”(《我對他們的愛》)。她說自己身體里居住著“兇猛的河流、暴雪/和花瓣”,樓蘭遺址是“一個少女身體里巨大的棺材”(《樓蘭》),她對寫作的頗具“元詩”特征的描述是:“夜晚越來越短,她寫得越來越慢/直到多種身份在她身上和解/直到雪豹和女人/住在同一具身體。她飲下黑暗/——夜晚明亮,萬物靜謐”(《女人,抑或萬物靜謐》)……“修辭立其誠”,吉爾詩中有一般女詩人罕見的誠摯、率直、熾熱和力量感,甚至具有一種男性般的力量感。同時具有女性的細(xì)膩、同情心和悲憫精神,以及對人、事、物的無限體諒。

惠特曼曾說,詩人是人與自然、人與世界之間的“和事佬”。這幾乎是東方“物心合一”的西方闡釋。在堅守“詩性正義”的同時,詩人尋求的是理解和包容、和解和救贖,詩則是美善與希望的保險柜。吉爾多次寫到蘇巴什佛寺遺址,這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地面寺院,現(xiàn)存大殿、佛塔、僧房和殘墻。它也叫雀離大寺、昭怙厘大寺,始建于魏晉,鼎盛于隋唐。唐玄奘西行取經(jīng)路過龜茲,曾在此地開壇講經(jīng)兩個月,說這里“佛像莊飾,殆越人工。僧徒清肅,誠為勤勵”(《大唐西域記》)。9世紀(jì)后佛教在龜茲開始衰落,14世紀(jì)后蘇巴什寺被廢棄。在詩人眼里,蘇巴什城的月亮是世上最清純的月亮,月光下內(nèi)心變得柔軟,溟蒙中感到自己正在靠近它的前世……“我們與這殘城的寂靜多么融洽/穹隆孕育,佛香聚攏/我們內(nèi)心澄明/在這紛繁的人世仿佛絕塵而去”(《我從未與世界如此和解》)。另一首寫蘇巴什佛寺遺址的詩更加出色:

從一粒黃沙

到另一粒黃沙,是多少凝重的骨頭

沉向泥土的緘默

在這個高貴的下午。在蘇巴什佛寺遺址

斷裂的臺階上

我肅穆、遙望。而我的心

被久久地取代著……

——《穿越》

“而我的心/被久久地取代著……”這是多么動人、令人迷醉和出神的時刻!“久久”一詞把這一賜福的時刻拉長了?!叭〈眲t是置你入我、化物為己,也即我經(jīng)常講到的“自我他者化”“他者自我化”,而且,客觀性蓋過了、節(jié)制了主體抒情的激越和高亢,從而變得平和、謙卑。這是一個重要時刻,物我冥合的時刻,誰能抓住這一“取代”時刻,就是變革、更新和獲救?!昂徒狻迸c“融洽”就是這么誕生的。

這是一個安靜的上午,我遇到的事物

都有著安詳之美

紅薯開著小喇叭花

沙棗掛滿低垂的枝條,棉花就要開了

在一片廢棄的葡萄園里

馬匹和牛羊在低頭吃草或打盹

這應(yīng)是世界該有的樣子

要知道,在靜默的霍拉山下

每一粒葡萄

都是審視世間的眼睛

——《霍拉山下的葡萄園》

上述詩句的書寫姿態(tài)令人欣慰而放心。吉爾的許多詩作一再持續(xù)著“取代”與“和解”的主題,在樂觀的時刻,她知道“世界知道我們:/晝伏夜出的生靈,舌尖上的火焰和冰刃/……我拉上窗簾,世界也知道/我房間的太陽”(《世界知道我們》),在悲憤的時刻,則是“一想到/要把愛和痛重新碼過一遍,就足以白發(fā)飄雪/這世上,就沒有什么值得去悲憤了”(《如今我們不談詩歌和寫作》)。在她那里,僅有和解是不夠的,還要“用一雙近視散光的眼睛/看他們(禱告的人和懺悔的人)指給我的星星”(《星空或不惑》)。在詛咒還是“嘗試贊美殘缺的世界”之間,吉爾選擇了后者。和解帶來希望和信心,帶來安靜事物的“安詳之美”。如果說詩歌是對虛無的反抗,是詩人們終于在虛無中抓住了一點點光,那么這一點點光,最終投照的正是“安詳”二字。

不和解、不安詳?shù)臅r候,詩人何為?就像在塔克拉瑪干,“時間是亙古的河流/大地,是另一個星空”(《塔克拉瑪干斷章》),其實星空也在往下看,如同“每一粒葡萄/都是審視世間的眼睛”。以詩祈禱,祈求賜福和助佑,吉爾詩中出現(xiàn)了“神”“佛”等意象,這不是刻意的索求,而是自然而然的出現(xiàn)。吉爾生活的南疆庫車,歷史上是著名的西域佛都——龜茲,有千年的佛教流播史,留下了大量的佛教遺存:克孜爾千佛洞、蘇巴什故城、庫木吐喇千佛洞、克孜爾尕哈烽燧等。以克孜爾千佛洞為代表的龜茲石窟是一份世界性的文化遺產(chǎn),是中國建造最早、規(guī)模最大、數(shù)量最多的石窟群,克孜爾千佛洞可與敦煌莫高窟媲美。龜茲還是中國偉大的佛經(jīng)翻譯家鳩摩羅什的家鄉(xiāng)。在漢代西域三十六城郭中,龜茲是第一大城郭。19世紀(jì)末,隨著《鮑爾古本》和大批梵文、吐火羅文文獻(xiàn)的發(fā)現(xiàn),龜茲再度成為世人關(guān)注的焦點,各路探險家對龜茲的興趣逐漸演變?yōu)槊嫦蛘麄€塔里木盆地的尋寶活動。在這樣豐厚的文化背景下,吉爾詩中出現(xiàn)“神”“佛”,就像天降甘霖、雨潤萬物、草木生長一樣自然。

他把牛羊趕到山頂,后來他趕著奔騰的馬群

去了云里,用雪的方式寄回家書

——《我就要離開了,青格里》

我們頭上三尺的神靈,正是以這樣的方式,從云里寄回家書、詩篇和祝福的?;蛘?,如詩人在北疆阿勒泰地區(qū)青河的巨石堆前所領(lǐng)悟到的:

我們將得到庇佑,成為吉祥的人

在這里,我什么都沒有留下

只留下三句詩行

“我們都有一座寺廟,用于修煉孤獨(dú)”

“在這里,我獲得的安寧勝于慰藉”

“你用古老的憂傷,醫(yī)治了我現(xiàn)在的不安”

——《青河巨石堆遺址》

龜茲,是吉爾長期生活、工作的地方,是她觀察、體悟、沉思世界的“根基地”,更是她詩歌的福地和隱秘源泉。她寫龜茲的洞窟、佛寺、故城、石林、峽谷、村落、河流、葡萄園、沙塵暴、木卡姆……無不包含激情和深情。她認(rèn)為自己是“龜茲女兒”——住在龜茲古都,覺得自己來自古代,目睹過歷史的云煙,恍然一瞬,感到自己是“那個朝代擦邊而過的俠客/或者是市井中的布衣”,“我會常常覺得:我的一半在現(xiàn)代/另一半在歷史虛掩的門里/從京城到西域/木輪的車轍比任何木簡更像史書”(《龜茲女兒》)。做“一個樓蘭女,一個/活著的龜茲女兒”,幾乎是她的終極夢想。這里有身份的合一,但也有“一半”與“另一半”的分裂感。在《話題》一詩中,這種“分裂感”是切身的、痛徹心扉的:

我的祖父埋在了山東德州,我的父親

埋在了新疆沙雅

活著,他們天各一方。死了

依舊骨肉分離

這無法治愈的“分裂”

像陳鋪的鐵軌。我們滑、滑……向著未知!

有人認(rèn)為吉爾的詩是本土主義和地方主義的,從某種角度來說,可能沒錯。但縱覽她的寫作,卻呈現(xiàn)出一種開放、開闊的本土主義和地方主義色彩,兼具力量和大氣,是能讀到頗具震撼力的詩句的。關(guān)于地方主義,米蘭·昆德拉對“大民族的地方主義”和“小民族的地方主義”都持批評態(tài)度,認(rèn)為前者抵觸歌德關(guān)于“世界文學(xué)”的想法(歌德提出“世界文學(xué)”這個概念比《共產(chǎn)黨宣言》早20年),覺得自己民族的文學(xué)已足夠豐富、多彩,后者呢,盡管高度敬仰世界文化,但認(rèn)為它十分遙遠(yuǎn),與本民族沒有多大關(guān)系,“一個小民族會向它的作家灌輸一種信念,就是他們只屬于它”,因此容易遁入自戀、狹隘和保守。面對“地方主義”這一概念,我更傾向于克利福德·吉爾茲所說的“地方性”。吉爾茲是從德國哲學(xué)家狄爾泰、馬克思·韋伯那里受到啟發(fā)的,他們認(rèn)為,“理解可以察知、重塑別的個體的精神世界,并發(fā)現(xiàn)別人主觀世界的概念以及其行動的原動力”,可以“在你中再次發(fā)現(xiàn)我”,置你入我,設(shè)身處地,這已經(jīng)不僅僅是理解,而且是分享或感知到了別的人們的生活。吉爾茲在他倆的基礎(chǔ)上,將“理解”一詞推進(jìn)了一步,認(rèn)為:理解的關(guān)鍵在于,理解者對被理解者的客體應(yīng)持有“文化持有者的內(nèi)部眼界”,也即“在解釋之上的理解”,這是當(dāng)代闡釋人類學(xué)的基本宗旨。吉爾茲是將“地方性寫作”和“深度描寫”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是他的方法論、撒手锏。如果要使自己的寫作具有人類學(xué)、文化學(xué)和社會學(xué)的意義,對于生活在邊疆地區(qū)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每一位作家——包括吉爾在內(nèi),吉爾茲的經(jīng)典之作《地方性知識》,無疑可以成為一部啟示之書。

從地理空間和文化空間上來看,吉爾的詩歌寫作不局限于龜茲、塔里木盆地或整個南疆地區(qū),她的“漫游”和“歌詠”遍布疆內(nèi)疆外——北疆的賽里木、喀拉峻、青格里、喀納斯、白哈巴、卡拉麥里、彩南……疆外的玉門、德令哈、揚(yáng)州、三亞、湄洲島、寒山寺、黃浦江……面對“異鄉(xiāng)”“異文化”,她總是懷著一種理解、體惜和珍愛之情,好像自己生來就屬于“遠(yuǎn)方”,并對所有的“遠(yuǎn)方”興味盎然,并且能夠隨遇而安?!斑h(yuǎn)方”并不意味著就是送上門來的“詩”,海子曾說“遠(yuǎn)方除了遙遠(yuǎn)一無所有”,記不得哪一位電視主持人也說過“旅行就是從自己活膩的地方到別人活膩的地方去”這樣的話?!霸姾瓦h(yuǎn)方”的說法現(xiàn)在太流行了,讓人膩煩了,太流行的東西就需要我們警惕。對于詩人來說,無論“近處”還是“遠(yuǎn)方”,是同等重要的,或者是并置在一起的,其實是同一個“地方”,關(guān)鍵在于要用自己的心靈去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

我珍愛每一個愛我的人

想到你們臉上的滄桑,我就心痛

我珍愛你們,像我虧欠了時間

——《我珍愛每一個愛我的人》

面對人情世故、萬千沉浮,面對人世間生生不息的悲涼,面對親人和陌生人,她的理解、體惜和珍愛之情,越發(fā)強(qiáng)烈和深沉了。她覺得自己“越來越像我的母親”,她向離世的母親傾訴:“這些年/我一次次地寫,想讓負(fù)罪的心/稍稍獲得安寧……現(xiàn)在,她一輩子都沒有說出的苦/憋在我心里,像一只馴鹿/而我失去了放走她的勇氣 ,即便這苦/常常讓我感到窒息”(《離散》)。她寫撿廢品的王大嫂、醫(yī)院門口的腦癱兒,頌揚(yáng)疫情期間“逆行”的醫(yī)護(hù)人員、每天清晨無名的早起者,同樣,她也把贊美和珍愛之情獻(xiàn)給弗羅倫斯·南丁格爾、茨維塔耶娃等光輝的女性。這些“人物篇”中,寫給父母和親人的作品,是最為質(zhì)樸感人的。語調(diào)降低了,抒情性減弱了,敘述性出現(xiàn)了,細(xì)節(jié)和場景融合了真實的情感,因此打動人心、直入人心。回憶父母的《祖訓(xùn)》一詩全文引用如下:

母親做飯的時候

父親把頭晚泡在大條盆的高粱

撈出來瀝水

母親納鞋底的時候

父親開始扎掃帚

多年后,這情景成為我

所理解的最好的生活

坐在老屋的葡萄藤下,我聽到百鳥歸巢

蛙鳴成片

那時,我還不知道樸素以外的事物

我的母親說過

頭頂有神明,所以從來不敢冒犯

和不敬

這些年,不說謊不低眉

只有我自己知道

這安身立命的祖訓(xùn)有多重要

吉爾寫到過溫宿的神木園,那是一個十分神奇的地方,有無根樹、尋根樹,有獨(dú)木成林,還有桑樹和杏樹緊緊合抱在一起的情侶樹……“我不知道無根樹活著的隱秘/我無法想象,在過去的一千年里/樹的世界/經(jīng)歷了怎樣的“人生的苦檻”。(《神木園》)所謂“神木”,其實都是普通樹木歷經(jīng)時間的洗禮,修煉、成形的。“神木”幾乎可以成為詩人寫作與精進(jìn)的一個形象譬喻。寫作不是堅持和挺住,而是工作和手藝,是一種自主選擇的生活方式,但需要?dú)v經(jīng)眾多的“苦檻”。吉爾的詩歌,立足于龜茲文化這一深厚的背景(幾乎是“啟示錄式”的背景),同時保有個人化抒情性的較高辨識度,并向更加廣大的世界敞開、迎迓、包容。她已經(jīng)自覺地意識到了這一點:“我的愛是遼闊的/我的情愫是敬畏的/牛羊踏起的煙塵是神圣的”(《柴仁草場》)。如果說“地域之戀”是她的根,“世界之愛”則是她的翅。期待她將《我從未與世界如此和解》作為一個已經(jīng)越過的臺階,寫出更加出色的融“根”與“翅”為一體的作品。

是為序。

2020年6月9日(星期二)于杭州下沙

編輯推薦

吉爾作為一位女性詩人,目光敏銳而細(xì)膩,心懷柔軟而包容,同時具有突破性。她的詩歌開闊而大氣,對個體、歷史、世界和人生都有深刻的關(guān)注和思考。

精彩預(yù)覽

悖論

說到我,請說到文本

說到刻薄的詞,命運(yùn),像雪片一樣飛舞的星空

?

說到我,請叫我的名字。如果你愿意

就叫我詩人,而不是

女詩人

?

我愛這暴烈的陽光,悲涼的人世

我愛這坦蕩的大地

我愛過渾濁的河水和不分黑白的濤聲

我愛過詞語,如魯莽的少年

?

“這世界的、地域的、河山的、民族的、命運(yùn)的……”

這美妙的統(tǒng)治

我墜入詩人的悖論

如果非要把我和現(xiàn)實連在一起

有些,是難以啟齒的

?

哦!請不要憐憫我,不要說到性別,孤獨(dú)

關(guān)于我

一個主婦,一位母親……

一個與詞語糾纏不清的人

須把筆削得越來越尖,把有些字寫出血來

把有些詞攥進(jìn)命里

我從未與世界如此和解

我見過世上最清純的月亮

在寒夜的蘇巴什城,她長久停留

我看到世界黛藍(lán),佛教黛藍(lán),寒涼亦在黛藍(lán)中

我們對著鏡頭等月光變幻——時間如河

我從未這樣對月亮癡情

也從未這樣內(nèi)心柔軟,在月光里飛翔

?

整個晚上我們都在等月亮升起,等她靠近古城

溟蒙中,靠近前世

我們拿走那一夜的月亮,卸下白日的蒼涼

我們拿走黛藍(lán)的手記,風(fēng)吹醒亡靈

?

我們與這殘城的寂靜多么融洽

穹隆孕育,佛香聚攏

我們內(nèi)心澄明

在這紛繁的人世仿佛絕塵而去

麥垛上的月亮

那時,我們在草坪上唱歌

在宿舍里念詩,在樓道

煙熏火燎地炒菜,水房的玻璃窗外

有一大叢曼陀羅,開白色和淡黃的花朵

現(xiàn)在,我一個人看風(fēng),風(fēng)里有起伏的麥浪

有苦馬豆的味道

和薄涼的雨

只是記憶越來越差,隨手放下的東西

轉(zhuǎn)身就忘了。那天

你打電話說,老是夢到過去

在四小隊,我們還是小時候的樣子

這些年,我們披著各自的風(fēng)霜

穿過生活的麥芒和閃電

是怎樣的顛沛和風(fēng)雪,改變了火焰

是怎樣的風(fēng)沙和撕裂,顛覆了理想

你看!那高懸的月亮

是不是麥垛上的那枚

線上商城
會員家.png 書天堂.png 天貓旗艦店.png
會員家 書天堂 天貓旗艦店
關(guān)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png   微博二維碼.png
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

微信號:bbtplus2018(工作時間)
電話:0773-2282512(工作時間)

我要投稿

批發(fā)采購

加入我們

版權(quán)所有: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集團(tuá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jì)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jì)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luò)出版服務(wù)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jī)關(guān)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

色香色欲天天天综合无码专区,久综合东京热精品视频,欧美黄色一级视频久久免费,天堂AV天堂资源网 免费国产无遮挡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