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著名學者劉夢溪先生的學術隨筆集,主要圍繞中國文化的特性、傳統(tǒng)、信仰、人物、經(jīng)典、智慧、國學內(nèi)涵等面相,以及二十世紀學術大師的流風余韻,多層次地展開探討。雖為單篇所輯,但題旨集中。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司馬遷、王陽明等往圣昔賢,王國維、陳寅恪、馬一浮、錢鍾書、陳夢家、張蔭麟等現(xiàn)代巨擘,書中或專論或引論,體悟存乎一心。二十一世紀人類會好么?作者亦有獨特展望。此次增訂,內(nèi)容大為擴充,幾近一本新書。文字雅飭,筆底含情。讀此書者,當如蒞思想的盛宴,隨喜文化的沙龍。
劉夢溪,1941年生,著名文化—歷史學者?,F(xiàn)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近年著述有《學術思想與人物》(2004)、《紅樓夢與百年中國》(2005)、《中國現(xiàn)代學術要略》(2008)、《中國文化的狂者精神》(2012)、《陳寶箴和湖南新政》(2012)等。
人生小語
卷一
大師與傳統(tǒng)
信仰與中國文化的特性
信仰與傳統(tǒng)
傳統(tǒng)與記憶
傳統(tǒng)的誤讀
傳統(tǒng)的流失與重建
禮儀與文化傳統(tǒng)的重建
衣冠服飾和家庭倫理
禮貌的意義有多大
《紅樓夢》與文化傳統(tǒng)
國學與國民教育
書法與文化傳承——劉夢溪談書法和國民教育
我們大家都練練寫字吧
當代中國與傳統(tǒng)文化
中國傳統(tǒng)價值理念的現(xiàn)代意義
卷二
陳寅恪與現(xiàn)代性
史學的藝術之境
陳寅恪的為學境界和人格精神
陳寅恪為何不就歷史第二所所長
關于《陳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現(xiàn)代學者晚年的寧靜
王學的意義
明清易代與士人之出處大節(jié)
現(xiàn)代學術的理性自覺
學問天才陳夢家
悲劇天才張蔭麟
思想是學術的靈魂
甲午戰(zhàn)爭的悲劇
對話是人類的生活準則——2010年10月16日伯克利大學中美文化論壇
最后一次圓桌會議上的發(fā)言
二十一世紀的挑戰(zhàn):亞洲價值的反省
展望二十一世紀
卷三
一架子書和一所荒涼的花園
讀《漫述莊禪》致李澤厚
我看于丹《論語心得》
李零的解讀《論語》
莊子與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
梁武帝的佞佛與大度
古代的男寵
文化意識的覺醒
商品經(jīng)濟沖擊下的科學與文化
《楚學文庫》與長江文化
文化的大智慧需要“證得”
王朔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
茅威濤和《藏書之家》
2010新年試筆
一國之內(nèi)也應尊重文化差異
卷四
一篇文章的代價——張申府其人其事
既見君子,樂且有儀——范曾教授蒞所迎辭
看余秋雨演講
在美國講《紅樓夢》
追念朱維錚先生
緬懷一位早逝的友人
王小波的記憶
《情問紅樓》小引
《國學與紅學》后記
《書生留得一分狂》卷前小引
《書生留得一分狂》后記
《中國文化的狂者精神》后記
《陳寶箴和湖南新政》自序
《中國文化》創(chuàng)刊詞
《世界漢學》發(fā)刊寄語
新印《釋迦如來應化事跡》小引
“憶舊還尋陶令盟”——序龔鵬程《北溟行記》
囈語
附錄一:大師與傳統(tǒng)——鳳凰衛(wèi)視“世紀大講堂“演講現(xiàn)場全記錄
附錄二:我們該怎樣向大師致敬——《解放周末》對話劉夢溪
人生小語
丁聰大師為文化人造像,賤名亦忝列其間。像后例有自述及友朋附語。我的自述是:“吃麥當勞,喜歡柳如是,研究中國文化?!奔玖w林先生賜語曰:“相互切磋琢磨,莫忘那更好的一半。”王蒙撰一聯(lián):“古今商之,閱經(jīng)史子集,頗悟微言妙諦;天下念也,觀暑寒晴雨,但求大概明白?!眱?nèi)子陳祖芬附語:“小孩總想裝大人。”丁聰夫人沈竣賜函或打電話,呼我為“民國前”。本所一副所長榮升,臨別語所內(nèi)同人:“劉先生即之也溫,久而知其嚴,再久,又轉溫矣。”二十余年前,一職掌文化界之高官評云:“自傲之甚,天下誰都不如他?!编従右煌诵菖s技演員的印象:“劉老師就是膽兒小?!?p/>
(載香港《明報月刊》2002年5月號)
研究20世紀學術、思想、學人、經(jīng)典、文化、傳統(tǒng)的書較多,但作者的學識,關注的角度,思考的深度,讀者的定位不同,其解讀自然層次不齊,甚至不乏有意的曲解。而著名文化—歷史學者劉夢溪先生學通中西古今,目光敏銳,思考有年,洞見甚多。這次重編增訂,篇目次序都重新編過,書的內(nèi)容竟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共收錄文章六十四篇,是他多年勤苦探究的結晶,也是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文化傳統(tǒng)的首選之作,適合一切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讀者。
大師與傳統(tǒng)
一
距今80年前,也就是1927年6月2日,上午10時,中國現(xiàn)代學術的開山、遜位皇帝溥儀的老師、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導師王國維先生,在頤和園魚藻軒投水自殺。
死的時候,他只有51歲,正當學術的盛年。
這一事件,震動了中國,震驚了世界。
也給中國現(xiàn)代學術史增添一個謎團。
王國維死后,他的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同事、故湖南巡撫陳寶箴的嫡孫、晚清大詩人陳三立的公子、中國現(xiàn)代史學的巨擘——陳寅恪,寫了一首《挽詩》和一首《挽詞》。
陳寅恪在《挽詞》的序言中,提出,王國維的死,不是“殉清”,也與羅振玉的“個人恩怨”無關,而是因為文化的苦痛,最終用自己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現(xiàn)在“大師”的稱號很流行。如果以名副其實、實至名歸作為條件,并不是很多和學問沾邊的人,都可以稱作大師。
流行與時尚,應該與學術大師無緣。
但是,王國維和陳寅恪,那是真正的、名副其實的、實至名歸的學術大師。
如果稱他們?yōu)閲鴮W大師,也可以。
而且,我們從王國維和陳寅恪的身上,能夠看到、感悟到中國現(xiàn)代學術的諸多傳統(tǒng)。
學術思想是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的理性之光。
提倡最高的學術,是國家最大的榮譽。(王國維)
如果沒有了王國維和陳寅恪,中國現(xiàn)代學術史會顯得黯淡許多。
二
中國現(xiàn)代學術這個概念,我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使用。我主持編纂的《中國現(xiàn)代學術經(jīng)典》叢書,“編例”寫于1991年3月,已經(jīng)正式使用并闡發(fā)這個概念,醞釀則在1989年下半年。
我沒有追溯,我之前,是不是有人使用過“中國現(xiàn)代學術”這個名稱。但對這個概念作明確的界說,我應該是比較早的一個。
現(xiàn)代學術是與傳統(tǒng)學術相對應的概念。傳統(tǒng)學術是指傳統(tǒng)社會的學術。自先秦直到清朝末年,兩千多年的中國學術,都可以看作是傳統(tǒng)學術。它經(jīng)歷了先秦子學、兩漢經(jīng)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的理學、明的心學、清中葉的樸學和晚清的新學等段落。
每一歷史段落,都有代表性的學術思潮,出現(xiàn)了大批學術精英,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古代學術文化。
多元并立和互相融合,是中國傳統(tǒng)學術的特點。
儒釋道三教的互補互動,體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學術多元并立而又相融的特點。
佛教的傳入及其中國化的過程,尤可見出學術思想之間的互相融合。
但是當歷史的腳步走到了晚清,情況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出現(xiàn)了“大變局”。學術方面,開始了傳統(tǒng)學術向現(xiàn)代學術的轉變。
“大變局”的主要標志,是西人大規(guī)模進入中國。學術思想的轉變,也與西潮洶涌而來有關。
有三個方面的特點,可以把現(xiàn)代學術與傳統(tǒng)學術區(qū)別開來: 1.學者追求思想自由;2.開始了學術獨立的訴求;3.吸收了新的學術觀念和學術方法。
三
中國現(xiàn)代學術的發(fā)端,開始于1898至1905年這一段時間。它的繁榮期,從后五四時期,直到30年代、40年代。這是乾嘉之后的又一個高峰期,大師巨子層出不窮。
我在《中國現(xiàn)代學術要略》中寫道:
中國現(xiàn)代學術在后五四時期所創(chuàng)造的實績,使我們相信,那是清中葉乾嘉之后中國學術的又一個繁盛期和高峰期。而當時的一批大師巨子,其人其學其績其跡,足可以傳之后世而不被忘記。他們撰寫的學術著作,在知識建構上固然博大精深,同時閃現(xiàn)著時代的理性之光,其開辟意義、其精神價值,都可以作為現(xiàn)代學術的經(jīng)典之作而當之無愧。甚至可以說,他們之中的第一流人物,既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就個人學養(yǎng)而言,又是空前絕后的。因為他們得之于時代的賜予,在學術觀念上有機會吸收西方的新方法,這是乾嘉諸老所不具備的,所以可說是空前;而在傳統(tǒng)學問的累積方面,也就是家學淵源和國學根底,后來者怕是無法與他們相比肩了。
這最后一句話是說,已經(jīng)含有“昔不至今”的意思在內(nèi)。東晉的佛學大師僧肇,撰有《物不遷論》,里面有“昔物不至今”一語,我用來比喻中國現(xiàn)代學術的良好傳統(tǒng)在今天所遇到的困境。
四
中國現(xiàn)代學術不僅收獲了實績,而且形成了多方面的學術傳統(tǒng)。
概而言之,比如說,包括——
學術獨立的傳統(tǒng);
科學考據(jù)的傳統(tǒng);
廣為吸納外域經(jīng)驗而又不忘記本來民族歷史地位的傳統(tǒng);
學者能詩的傳統(tǒng);
重視現(xiàn)代學術分類的傳統(tǒng);
重視通學通儒的傳統(tǒng);
等等。
就中尤其以學術獨立的傳統(tǒng)最為重要。
梁啟超說:“學問之為物,實應離‘致用’之意味而獨立生存?!?p/>
王國維說:“學術之發(fā)達,存乎其獨立而已?!?p/>
陳獨秀說:“中國學術不發(fā)達之最大原因,莫如學者自身不知學術獨立之神圣?!?p/>
蕭公權說:“所謂學術獨立,其基本意義不過就是尊重學術,認學術具有本身的價值,不準濫用它以為達到其他目的之工具?!?p/>
朱光潛則對學術的實用與不實用問題,作了詳盡的辨析:“學術原來有實用,以前人研究學術也大半因為它有實用,但人類思想逐漸發(fā)達,新機逐漸呈露,好奇心也一天強似一天,科學哲學都超過實用的目標,向求真理的路途走去了。真理固然有用,但縱使無用,科學家哲學家也絕不會因此袖手吃閑飯。我們倘若要對學術有所貢獻,我們要趁早培養(yǎng)愛真理的精神,把實用主義放在第二層上?!?p/>
如果拿朱光潛先生的話,與今天學術界的狀況作一番比照,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今天的學術,未免過分強調實用,而忽略了為學術而學術的真理性和神圣性。
文史哲人文學科如果單純追求實用,將使人文學走向迷途。
五
畢生都在為學術獨立而訴求而抗爭的,是大史學家陳寅恪。
他的名言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p/>
1929年,他在《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中,最早提出這一思想。他在碑銘中寫道:
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于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fā)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論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興亡。
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事過二十四年之后,也就是1953年,陳寅恪在撰寫《論再生緣》一書時,又提出:
《再生緣》一書,在彈詞體中,所以獨勝者,實由于端生之自由活潑思想,能運用其對偶韻律之詞語,有以致之也。故無自由之思想,則無優(yōu)美之文學。
而1954年,通過《柳如是別傳》一書的撰寫,陳寅恪把“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升華到吾民族精神元質的高度。
他在《別傳》的《緣起》章里寫道:
雖然,披尋錢柳之篇什于殘闋毀禁之余,往往窺見其孤懷遺恨,有可以令人感泣不能自已者焉。夫三戶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辭,即發(fā)自當日之士大夫,猶應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況出于婉婪倚門之少女,綢繆鼓瑟之小婦,而又為當時迂腐者所深詆,后世輕薄者所厚誣之人哉!
《柳如是別傳》一書的思想題旨,陳寅恪先生已秉筆直書,就是“借傳修史”,“以表彰我民族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特別是1953年與汪籛的談話,陳寅恪把“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義諦,表述得更加不容置疑。
這就是有名的《對科學院的答復》。
他往昔的學生汪籛受命前來廣州,試圖說服老師不拒絕科學院的邀請,能夠北上就任歷史第二所所長之職。
陳寅恪未能讓弟子如愿,反而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
他提出兩項假設的條件:“第一條”,“允許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馬列主義,并不學習政治”;“第二條”,“請毛公或劉公給一允許證明書,作為擋箭牌”。
當然,毛公或劉公并沒有給他寫“允許證明書”。
當然,他也就沒有北上就職。
他說——
我認為研究學術,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獨立的精神。
沒有自由思想,沒有獨立精神,即不能發(fā)揚真理,即不能研究學術。
學說有無錯誤,這是可以商量的。
個人之間的爭吵,不必芥蒂。
但對于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認為是最重要的。
獨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須爭的,且須以生死力爭。
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
“沒有自由思想,沒有獨立精神,即不能發(fā)揚真理,即不能研究學術”,“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他說得再清楚不過了。
通觀50年代以后的中國思想學術界,在中國現(xiàn)代學人之中,沒有第二人能夠像陳寅恪這樣,把為學的這種精神義諦保持到如此的強度和純度。
主張并堅持學術的獨立地位和獨立價值,是中國現(xiàn)代學術的一個重要的傳統(tǒng),許多學人的力量源泉即本于此。
六
中國現(xiàn)代學術還有重視現(xiàn)代學術分類的傳統(tǒng)。
還有重視通學通儒的傳統(tǒng)。
中國現(xiàn)代學者中,很多都是通儒。比如嚴復、蔡元培、章太炎、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馬一浮、梁漱溟、熊十力、錢賓四、錢鍾書,等等。
中國學術史自古就有專家與通人的區(qū)別。專家精一藝,通人則能開廓風氣,影響當時后世。
比如漢代,列入《儒林傳》的,是博士之學,即當日的經(jīng)學專家。而太史公、劉向、揚雄等,《漢書》里各自有專傳,享受的是通儒的規(guī)格。
后漢的大儒許慎、鄭玄,治經(jīng)不專主一家,也是通人之學。
通學、通人、通儒,在學術史上一向有更高的地位。
古代的通儒,是通古今。
現(xiàn)代的通儒,還要通中西。
現(xiàn)代學者的所謂通,具體說包括三目。
一是中西會通——這是20世紀大師的共同特征。
二是四部兼通——可以錢穆、張舜徽為代表。
三是打通文史——陳寅恪、錢鍾書向所秉持的學術理念。
打通、會通、兼通,才能產(chǎn)生思想。
通儒不僅是學者,而且是思想家。
還有通儒尚同。
我附帶談幾句現(xiàn)在學術研究的課題制方式。課題制的好處,主要是規(guī)模大的課題,非此不足以完成。局限是不容易創(chuàng)生思想。它更多的時候只能產(chǎn)生思想的妥協(xié),而不是思想的創(chuàng)生。課題制固然帶動人才,也局限人才。
七
中國現(xiàn)代學術還有學者能詩的傳統(tǒng)。中國現(xiàn)代學者中,許多都能詩。有的不是一般的能寫詩、會寫詩、喜歡寫詩,而是擅長寫詩。詩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是學之別體。
他們是貨真價實的學者兼詩人。
他們之中如王國維、馬一浮、陳寅恪、蕭公權、錢鍾書等,既是第一流的學人,又是第一流的詩人。
馬一浮的學問,主要在詩里。
陳寅恪如果離開了詩,會增加生命的苦痛。
當然這也是“昔不至今”的一個傳統(tǒng)。
學者能詩的問題,還涉及晚清、五四以來白話與文言的語體轉換問題。茲事體大。文言為白話所代替,是五四新文學運動的主要成果。中國的文章和文學從此變成了白話文章和白話文學。我們重新檢討這一轉變,我覺得文言不可全廢。
文言是古代學術文化典籍的主要載體。文言能體現(xiàn)文本的莊重、話語的凝重,以及簡練與含蓄。中國現(xiàn)代學者中,大師級的人物,他們的語體和文體方式,并不廢棄文言。
如嚴復,翻譯亦用文言。
章太炎,追求古奧。
梁啟超,新民體,但文言未全脫卻。
王國維、陳寅恪、錢鍾書,基本上都是文言、半文言的寫作。
現(xiàn)代學者的古體詩歌寫作,是對語體和文體方式的傳承所作補充的一種途徑。
八
至于中國現(xiàn)代學術史上,學界勝流為學精神的堅韌性和頑強性,則是時代風雨和學術理性雙重鑄造的結果。
即使是戰(zhàn)亂時期,他們也沒有停止學問的探究。
最明顯的是西南聯(lián)大所創(chuàng)造的逆境的輝煌。
他們中的許多人并不是一開始就致力于學術,而是受時代潮流的激蕩,往往一個時期無意為學,有心問政。
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黃侃、熊十力等莫不如是。
章太炎曾經(jīng)是聲名顯赫的革命家,世所共知。
黃侃和熊十力年輕時也曾熱衷政治活動,甚至一度成為地方上的群眾領袖。
但中年以后,他們漸悟政治之不可為,轉而潛心學術,卓然立說成家。
這種情況,使他們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增加了沉潛學問的深度。
他們的學術歷練和文化擔當,與清初大儒有一脈相承之處。后來他們又能夠漸次做到以學問本身為目的,其學術訓練、學問興趣和執(zhí)著單純之精神,又頗類乾嘉諸老。
總之,中國現(xiàn)代學術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多方面的學術傳統(tǒng)。對我們今天而言,彌足珍貴。
“昔不至今”是我的慨嘆。我當然希望今天的學人能夠有所承繼。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