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法學家梁治平的經典文集。所收錄的四十篇短文,以“古法叢談”為主題,將中國古代法作為討論的對象,研究材料涉及中國古典文學作品、歷史典籍,以及中國古代社會的諸種文化和法律現(xiàn)象等。作者追本溯源,圍繞著“法意”與“人情”兩個主題,以獨特的法學視角,結合中國古代的社會和文化,探索了中國古代法律的起源、法律觀念的萌生、法律制度的演變等問題。作者憑借對史料的嫻熟掌握,穿梭于中國古代法的歷史中,同時將其與其他文明體系的法律進行比較,旨在對中國古代法作富于同情的理解,從而由中國文化的設計與格局,去認識中國古代法的真精神。
梁治平,1959年生,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與人文高等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律史、法律文化、法律與社會。著有《法辨》《法意與人情》《法律史的視界》《法律何為》《法律的文化解釋》等。
說“抵”
神明裁判
神道設教
中國歷史上的刑、法、律
“禮入于法”
“復仇”情結
國家
成文法
天下為公
商賤
公法
“法”中之“儒”
陰陽
“約法三章”
“詔不當坐”
經義決獄
人命關天
收繼婚
監(jiān)護
時效
諸法合體
文人判
妙判(一)
妙判(二)
釋訟
另一種文人判
詩可以為治
詩讞
五聲聽獄
清官斷案
法意與人情
法律中的人性
經與權
法律中的邏輯
律學
刀筆吏
訟師
再說訟師
訟之禍
沈家本與中國近代法制
再版后記
作品集版說明
與系統(tǒng)性研究更強調方法論和邏輯論證的嚴密性相比,本書收錄的短文更多地具有“花絮”的性質。但它們并不瑣碎的、無足輕重的,相反,“雜談”形式也給靈感和材料以更大的自由度;也不是散亂的、毫無秩序的,相反,正如本書的標題所提示的,它們始終圍繞著“法意”與“人情”這兩個隱秘的中心。
在西方現(xiàn)代性和進步主義觀念的影響下,我們很容易僅僅因為近代中國面對西方船堅炮利的失敗而將中國文化打上落后的標簽,要求予以批判,甚至全面否定。而梁治平先生的中國古代法研究秉持“同情的理解”的態(tài)度和方法,得以讓我們從法律的角度,更好地理解歷史制度的合理性和中國人的文化性格。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