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板塊圖書分類品牌系列獲獎圖書圖書專題新書上架編輯推薦作者團隊
雅理譯叢 發(fā)明個體:人在古典時代與中世紀的地位
一部思想史、心理史和精神史的杰出著作。“个体”是如何被定义和发展的?回溯“个体”概念在西方社会的演进。
ISBN: 9787559832900

出版時間:2021-01-01

定  價:88.00

作  者:(英)拉里·西登托普 著 贺晴川 译

責  編:刘隆进 王佳睿
所屬板塊: 社科学术出版

圖書分類: 历史

讀者對象: 历史研究爱好者、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研究者

上架建議: 社科·畅销
裝幀: 精装

開本: 32

字數: 260 (千字)

頁數: 504
圖書簡介

本書講述了一個新的、平等的社會角色——個體是如何出現(xiàn)并逐漸取代了家庭、部落和種姓而成為社會組織的基礎。其要求我們重新思考構建西方社會、政府的相關概念的演變,作者認為西方現(xiàn)代信仰體系的核心要比我們通常認為的出現(xiàn)得更早。自由主義的根源——對個體自由的信仰、對個體基本精神平等的信仰、對奠基于平等之上的法律制度的信仰,以及對適用于由自由人組成之社會的代議制政府的信仰——所有這些均為中世紀的思想家所倡導。本書僅僅是關于自由主義起源的理論探討,不涉及西方近現(xiàn)代以來的歷史與現(xiàn)實。

作者簡介

作者:[英]拉里·西登托普,早年曾就讀于哈佛和牛津大學。從1973年至2003年榮休,作者一直在牛津大學講授政治思想史,同時兼任該校基布爾學院資深研究員。作者尤其擅長于10世紀法國自由主義以及英、法自由主義政治思想的比較研究。

譯者:康茨,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

圖書目錄

第一編 古代世界

第一章 古代家庭

第二章 古代城邦

第三章 古代宇宙

第二編 道德革命

第四章 顛轉的世界: 保羅

第五章 內在的真理: 道德平等

第六章 重釋英雄主義

第七章 一種新的團契形式: 修道運動

第八章 意志的軟弱: 奧古斯丁

第三編 通向基本法的理念

第九章 塑造新的心態(tài)與習慣

第十章 屬靈權力與世俗權力的區(qū)分

第十一章 蠻族法典、羅馬法與基督徒的直覺

第十二章 加洛林王朝的折衷

第四編 歐洲身份認同的形成

第十三章 為什么封建主義沒有再造古代奴隸制

第十四章 推進“上帝的和平”

第十五章 教宗革命: 一部歐洲憲法?

第十六章 自然法與諸自然權利

第五編 統(tǒng)治的新模式

第十七章 中央集權與新的司法意識

第十八章 理性的民主化

第十九章 邁向民族國家的締造

第二十章 城市造反

第六編 現(xiàn)代自由的陣痛

第二十一章 民眾的愿望與托缽修士

第二十二章 捍衛(wèi)平等主義的道德直覺

第二十三章 上帝的自由與人的自由相融合: 奧卡姆

第二十四章 為實現(xiàn)教會的代議式統(tǒng)治而戰(zhàn)

第二十五章 告別文藝復興

序言/前言/后記

前言:“西方”意味著什么?

現(xiàn)在談論“西方”(the West)還有意義嗎?我們生活的各個國家曾經被稱為基督教世界的一部分,現(xiàn)在很多人則稱之為后基督教的世界——我們似乎已經丟掉了自己的道德方位(moral bearings)。我們再也沒有一個有說服力的故事,告訴自己我們的起源和發(fā)展。在我們對各種事情的看法里,幾乎不存在什么敘事上的全面勝利。不論好壞,事情已經發(fā)生在了我們身上。

也許有人會對這種處境表示歡迎,認為這是從種種歷史神話(historical myths)中獲得了解放,這些神話諸如人類原罪與救贖的《圣經》故事,或者是由科學的發(fā)展來“保證”的進步信仰。還有人會說,一種更加包容的全球化敘事,已經讓任何諸如西方敘事之類的東西變得不僅過時,而且道德上可疑。

我不能同意。如果我們是在一個全球的背景下看待西方,我們處境的最突出之處就在于:無論我們樂意與否,我們都正處在各種信念的相互競爭之中。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伊斯蘭基要主義的發(fā)展。在一種世界觀里,宗教律法驅除了世俗領域,婦女的從屬地位也違背了人人平等的信念——這種世界觀與西方流傳甚廣的道德直覺水火不容,而這還只是一例。

不過,有了這些道德直覺,難道就意味著我們還能根據共同信念(shared beliefs)來定義西方嗎?西方能夠提供的種種信念,通常被人們形容為 “自由主義的”(liberal)。但在這里,我們立刻遭遇了一個難題。因為在伊斯蘭基要主義者和不少西方人的眼里,自由主義已經成為“不信”(non-belief)的代表——因為它的漠然中立與寬容放任,不然就是因為它的衰落。為什么會這樣?這項指控成立嗎?

本書試圖弄清楚這些問題。它的論證有賴于兩個假定:首先,如果我們想理解各種信念與各種社會制度之間的關系,也就是理解我們自己,那就得把眼光放得非常長遠。道德和信念的深刻變革,可能花費數世紀才漸漸改變了各種社會制度。期望流行的習俗和態(tài)度能在一夜之間改變,這是很愚蠢的想法。

第二個假定在于,信念仍然具有第一位的重要性;這個假定曾經獲得過遠比今日更多的人的認可。19世紀,圍繞著歷史變革的問題有過一場曠日持久的論戰(zhàn)——“觀念論者”和“唯物論者”的論戰(zhàn),后者主張社會秩序與其說是依賴共同信念,不如說依賴于技術、經濟的相互依存,以及一套先進的社會勞動分工。即便馬克思主義的說服力在20世紀末受到挑戰(zhàn),這個觀點也未曾失去信譽。毋寧說,在一種奇特的來世里,馬克思主義滲入了自由主義的思想,不斷引誘著我們貶抑各種信念的作用。由于二戰(zhàn)后西方享受的前所未有的繁榮,這種誘惑變得越來越大。我們已經開始去經濟增長的神殿做禮拜了。

與此相反,本書要盡可能嚴肅地對待道德信念,途徑就是觀察一系列“時刻”;在這些時刻里,各種業(yè)已改變的信念在兩千年間漸漸影響了各種社會關系。這不是說,這些信念就是唯一起作用的原因。西方發(fā)展的故事既不簡單,也不是線性的。任何原因都不可能永遠保持獨一無二的強力;盡管如此,在我看來道德信念已經為西方歷史賦予了某種清晰、總體的“方向”。

因此,我講的故事是關于“個體”(individual)如何成為西方的組織性社會角色,也就是說,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及其著名的公私領域區(qū)分,以及它對良心和選擇的作用的強調,這些東西究竟是如何產生的。這個故事講的是一系列緩慢的、高低不平的、艱難的步伐,它們邁向了現(xiàn)已得到公開承認和保護的個體的道德自主(moral agency),在法律面前的平等,以及各種強制性的“基本”權利。

一場道德信念的根本變革塑造了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但這并不是說,那些引起或推動了這場變革的人預見或意欲這場變革最終的社會結果。我的故事一部分是關于這場信念變革所造成的出乎意料的結果。追溯這些結果,在西方自由主義的故事里占了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如今,許多西方人自稱是基督徒,卻沒有定期上教堂,甚至對于基督教教義都只有很粗淺的認識。這是虛偽還是無知?也許都不是。這一點可能暗示,人們意識到他們生活的同時也是大多數人熱愛的這個自由主義的世俗世界,是一個由基督教信仰所塑造的世界。如果這是事實,以這種方式來描述他們,他們就會對自己的道德直覺的起源表示敬意。

自由主義的世俗主義發(fā)源于基督教西方,難道這只是偶然嗎?本書試圖回答這個問題。講述一個概念的兩千年發(fā)展歷程的故事,至少已經不是時尚了??梢岳斫?,歷史學家對于技術化論證之類的事情已經變得十分敏感,所以他們會去調查18世紀、19世紀關于“進步”的歷史理論所造成的危險。我已盡力避免這樣的危險。

但這也不是唯一的危險。如今,智識勞動的分工和知識的單純積累,為想要從這么長的時段中探索出一條通路的人營造了巨大的風險。專家不得不有所保留,不得不小心遺漏或歪曲,否則會犯大錯。但是,難道我們也必須放棄努力,再也不去確認和追溯歷史進程中那些更長的發(fā)展線索了嗎?在我們看來,這樣做未免代價太高了。

本書難免是一部解釋的著作,而非初級的學術著作。我認為它所利用的資源是最富有穿透力和最具原創(chuàng)性的,也是從我能找到的無數資源里篩選出來的。我確信,這場篩選的過程也排除掉了許多有價值的資源。盡管如此,還是有一些在世的或已經離世的歷史學家的著作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著作既是巍峨聳立的成就,對于我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關鍵性的幫助。我極大地受惠于他們的榜樣。以下人物就是這本書的真正英雄:福斯泰爾?德?庫朗熱(Fustel de Coulanges)、弗朗索瓦?基佐(Franois)、布萊恩?蒂爾尼(Brian Tierney)、哈羅德?伯爾曼(Harold Berman)、彼得?布朗(Peter Brown)。如果這本書只是讓他們的著作獲得了更多讀者關注的話,那它也是有所成就了。不過,我希望這本書能為處于西方身份之核心的自由主義傳統(tǒng)提供一份更好的理解。

一生的閱讀、交談和爭論,讓后面的篇章得以成形。一些影響過我的最重要的友誼,現(xiàn)在已是回憶的材料:這些朋友是保羅?弗里德(Paul Fried)、米戎?吉爾莫(Myron Gilmore)、約翰?普拉門納(John Plamenatz)、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和約翰?布羅(John Burrow)。布羅在逝世以前,讀過大部分手稿,并一如既往地提供了很多敏銳、有益而機智的評論。還有一些人也閱讀和評論過幾乎全部手稿,他們是古列爾莫?維迪拉梅(Guglielmo Verdirame)、亨利?馬耶-哈丁(Henry Mayr-Harting)、迪阿梅?麥克庫洛(Diarmaid MacCulloch)和愛德華?斯基德斯奇(Edward Skidelsky)。他們的評論和批評總是無價的。我還要特別感謝古列爾莫和亨利?紐曼(Henry Newman),他們和我度過了數不盡的夜晚,我們的交談涵蓋了我們時代的幾乎所有問題。他們的慷慨和忠誠也促成了這本書的出現(xiàn)。最后,我要向牛津基布爾學院的路得?德里(Ruth Dry)表示敬意。對于這份手稿接二連三的修訂,她的耐心總是令人感到愉快。

LAS

基布爾學院,牛津

2013年8月

選自拉里?西登托普《發(fā)明個體:人在古典時代與中世紀的地位》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21年 1月

媒體評論

《發(fā)明個體》是一部思想史、心理史和精神史的杰出著作,很難確定它哪一方面最杰出:學識洋溢在幾乎每一頁紙上,一股感人的熱情浸透全書,核心論證具有引人入勝的原創(chuàng)性及情感力量。西登托普引領我們走過一段兩千年的旅途——始于遙遠得幾乎不可捉摸的古代城邦,終于文藝復興。在這段旅途中,他揭示了支配著當今公共文化的許多前設,而我在閱讀本書前已然接受了它們?!栋l(fā)明個體》既不是一部好古癖的枯燥習作,也沒有流行史學的玩笑把戲。西登托普的目標透露著一種宏大的氣息:通過展示我們來自何方,他要勸服我們去追問,我們是誰,我們要去哪里?

——戴維?馬寬德,《新政治家》

跨度廣大、學術深厚、文辭優(yōu)美、充滿洞見……西登托普完成了一項非同尋常的事業(yè)。在這部富有學識、敏銳而令人享受的著作里,他向我們闡明了我們自己……大師手筆,恒久流傳?!栏窭?穆雷,《觀察家》

全書富有趣味,從根本上令人信服……考慮到作者所用材料的宏博與論證的大膽,本書解釋卻是細致入微,令人驚嘆……《發(fā)明個體》的寫作不費吹灰之力地達到了明晰之境。

——杰弗里?柯林斯,《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發(fā)明個體》試圖回答一個問題:“基督教西方發(fā)展出了自由主義的世俗主義,這是不是純屬偶然?”西登托普令人信服地主張,這不是偶然。他提出了一種迷人而恰當其時的綜合觀點,上溯至基督教世界以解釋為什么如此……如果這個夏天只有一本書要讀,那就讀這一份勇敢、智慧、文筆雋永的捍衛(wèi)西方傳統(tǒng)的辯詞吧。

——保羅?萊,《今日史學》

正如拉里?西登托普這部博學而富有挑戰(zhàn)性的文化史學所言,前基督教世界的住民并不像今天的我們那樣自視為“個體”……《發(fā)明個體》跨越了兩千年的歷史,卻傳達了二十一世紀的訊息……西登托普為這場有趣的歷史爭論作了一項原創(chuàng)性貢獻,證明他至少不憚于從普通人當中脫穎而出。

——安德魯?林奇,《星期日商業(yè)郵報》

編輯推薦

1. 以時間為線索,人物、歷史事件穿插其中,脈絡清晰,娓娓道來;

2. 文筆優(yōu)美,有想象力,同時極具嚴謹性。整本書有著推理小說的呼吸感,史詩的復調想象,以及親歷者的現(xiàn)場感;

3. 作者是講故事的高手,具有匠人精神,盡可能還原歷史的細節(jié)且不失神秘。對讀者而言,此書除了揭示一些探討西方自由主義的學術路徑,還提供了某種指引——歷史是最好的側寫師,它有溫度、人情味、并不高冷;

4. 該書一面回望歷史,一面觀照現(xiàn)實,將現(xiàn)世的諸多問題,如信仰缺失、文化沖突,帶回古典時代及中世紀中去思考。

線上商城
會員家.png 書天堂.png 天貓旗艦店.png
會員家 書天堂 天貓旗艦店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png   微博二維碼.png
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

微信號:bbtplus2018(工作時間)
電話:0773-2282512(工作時間)

我要投稿

批發(fā)采購

加入我們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

色香色欲天天天综合无码专区,久综合东京热精品视频,欧美黄色一级视频久久免费,天堂AV天堂资源网 免费国产无遮挡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