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我國著名詩歌評論家孫紹振的最新隨筆集。內容整體上分為兩大部分:古典詩詞的現(xiàn)代解讀及其方法;詩話詞話爭訟札記。其中涉及的詩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等,分析的作品亦系大家耳熟能詳?shù)拿炎?。全書行文雅馴,說理透徹,對經典詩詞的解讀,融通古今,考究作品創(chuàng)作的歷史場景,分析詩人性情及創(chuàng)作意圖,進而闡釋古典詩詞的豐富的歷史文化意象,并對詩詞創(chuàng)作手法加以評點。透過作者的觸筆,讀者能夠走進古典詩歌,走進詩人創(chuàng)作的歷史情境,進而理解詩人的創(chuàng)作意圖與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作法及內涵。
孫紹振,著名詩歌評論家。曾任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現(xiàn)為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文學創(chuàng)作論》《文學的堅守與理論的突圍》等二十余部,散文集《愧對書齋》《靈魂的喜劇》 等。2006年出版《孫紹振文集》八卷。
001 序:經典閱讀是一場搏斗
——對讀者中心論的反思
上編 古典詩詞的現(xiàn)代解讀及其方法
017 經典詩作與大眾文化融合的要務
——評《中國詩詞大會》
028 跨界文化明星現(xiàn)象憂思
——從蒙曼說起
039 從悲秋與頌秋看明星崇拜的文化貧困
051 中國月亮比外國圓
058 崔顥《黃鶴樓》和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孰優(yōu)
065 從兩首《木蘭詩》看經典本《木蘭詩》的思想和藝術
078 “夜半鐘聲到客船”:
出世的鐘聲對入世的心靈的安撫
084 杜甫與孟浩然兩首關于
洞庭湖的五律何者品高
091 李白:《行路難》古風歌行
最佳在大幅度的身體動作
099 唐人古風歌行壓卷: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111 李白的笑對人生和杜甫的苦難血淚
125 《長恨歌》:歷史悲劇
升華為愛情不朽的頌歌
143 唐人七絕何詩壓卷
161 唐人七律何詩第一
179 蘇軾《赤壁懷古》:
名士風流、豪杰風流和智者風流
198 從竹影到疏影,從桂香到暗香:
林逋《山園小梅》
208 “紅杏枝頭春意鬧”:
千年解讀中的理論和方法問題
下編 詩話詞話爭訟札記
221 逼真與含糊
231 杜詩酒價真實否
234 詩文之辨——酒飯妙喻
243 中國詩情之“癡”和歐美詩情之“瘋”
251 情景之真假互補、虛實相生
262 議論與無理而妙
270 抒情:無理而妙,于理多一曲折耳
274 情與理的矛盾:
名言之理與詩家之理
285 柳宗元《漁翁》最后兩句是否蛇足
289 反常合道為奇趣
295 理趣與情趣
301 史家論贊和詩家詠史之別
305 詩中用史和史家寫史
309 含蓄婉曲和豪邁直陳
318 詠物、寄托、猜謎
324 詠物詩“不即不離”說的局限
330 解詩之忌:強制、過度、穿鑿
340 詩無達詁和“共同視域”
343 見青山白水能不能發(fā)“悶”
346 詠雪:形似與情懷
354 自然景觀和政治性強制性闡釋
359 三家說蘇軾《卜算子》:
背后的解讀原則
362 雪、云、雨、夢魂為什么會香
366 “晨鐘云外濕”的聽覺和觸覺
369 “春江水暖鴨先知”:
詩如何超越畫的局限
373 《琵琶行》:白居易詩歌語言
與音樂語言的矛盾
381 金昌緒的《春怨·打起黃鶯兒》喜劇性的意脈
386 蹈襲、祖述、暗合及偷法
396 詩家寫愁如何翻新
400 “奪胎換骨”貴在換骨
404 “池塘生春草”妙在何處
410 “推敲”公案:看局部與看整體結論不同
420 說不清的“詩眼”“詞眼”
426 “香稻啄余鸚鵡?!本浞ê凸?jié)奏的矛盾
431 李清照《聲聲慢》十四疊字好在什么地方
438 后 記
經典閱讀是一場搏斗
——對讀者中心論的反思
對于文學經典,一般讀者光憑直覺也能欣賞玩味,但是直覺并不一定可靠,修養(yǎng)不足,造成誤讀,不僅在一般讀者,就是專家也在所難免。近日央視某節(jié)目中講到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睂<彝趿⑷航庠?:中國詩人對時令的轉換很是敏感,秋氣蕭森,引發(fā)詩人“悲秋”之感。其實,細讀“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秋天的楓葉比春天的花還鮮艷,哪里還有什么悲涼之感?明明不是悲秋而是頌秋。為什么明擺在眼前的頌秋卻視而不見?因為人的心理不是一張白紙,并不像美國行為主義者所設想的那樣,對外界一切信息刺激皆有反應。皮亞杰發(fā)生認識論指出,只有與主體心理圖式(scheme)相應者才能同化(assimilation)而有所反應。我國悲秋詩歌母題源遠流長,學養(yǎng)不足者,以為這就是一切。其實古典詩歌中頌秋亦有經典之作,如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边@種誤讀非常普遍,有老師講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一開頭便說,“秋”下加一“心”,是為“愁”,乃曰逢秋即愁,其實,這只是漢字構成最初的歷史痕跡,至于論斷此乃中國古典詩歌寫秋最佳者,則無視古代詩話家?guī)缀跻恢抡J同杜甫《秋興八首》乃唐詩七律“壓卷”之作的事實。再如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把秋天的傍晚寫得這樣明凈,心態(tài)寧靜自如,把昏暗的“秋暝”寫成明凈的“春芳”,完全是歌頌秋色宜人。
讀者片面的經驗、粗淺的積累,會形成某種強制同化模式,導致自我蒙蔽,其最典型者莫過于對《木蘭詩》的解讀。論者出于英雄的現(xiàn)成觀念,乃論斷木蘭英勇善戰(zhàn)。有專家還考證,北方兄弟民族耕戰(zhàn)合一,英勇強悍,置生死于度外。然細讀文本,幾無詩句正面寫木蘭征戰(zhàn) :與戰(zhàn)事有關者如“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然而嚴格說來,這是寫行軍宿營。正面寫到戰(zhàn)事的是“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乃是他人戰(zhàn)死,木蘭凱旋。英勇善戰(zhàn),并不出于文本,而是出于讀者(專家)內心固有的男性英雄文化觀念。其實,木蘭形象之價值,乃在其為女性,故其神韻不在戰(zhàn)事,而在其女性取代男性保家衛(wèi)國之天職。故寫沉吟代父從軍時嘆息八句,買馬及馬具四句,宿營思念雙親八句,歸來受到父母姐弟歡迎六句,恢復女兒裝十句。其策勛十二,功績輝煌,取側寫,僅一句。與男性建功立業(yè)、衣錦還鄉(xiāng)不同,木蘭只為回歸享受親情之和平生活。其最突出價值,乃在以女性之“英雌”對于男性“英雄”的成見之挑戰(zhàn)。這個挑戰(zhàn),其實就在最后的一組膾炙人口的比喻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雖然這個比喻已經成為日常成語,但是,一千多年來居然沒有啟動讀者“英者為雄”的文化反思。
可見閱讀并不是一望而知的,而是一場和文本的搏斗。
首先是讀者的自我搏斗,讀者的自以為是,阻攔著讀者真正讀懂文本。這種自發(fā)的自信,構成了心理的封閉性。這是因為心理同化圖式雖狹隘,然有預期性,預期之外皆視而不見,感而不覺。西方讀者中心論之偏頗,乃是預設文本一目了然。殊不知閱讀本欲讀出經典之新意,而心理預期卻只能涉及讀者內心的舊意,以主體現(xiàn)成觀念強加于文本。讀者中心論之武斷,完全無視新批評提出的“感受謬誤”(affective fallacy)。這種自我蒙蔽傾向具有規(guī)律性,自古而然。我國詩話中,早就詬病“附會”之論,如韋應物《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有論者解讀 :“草生澗邊,喻君子不遇時 ;鸝鳴深樹,譏小人讒佞而在位。春水本急,遇雨而漲,又當晚潮之時,其急更甚,喻時之將亂也。野渡有舟而無人運濟,喻君子隱居山林,無人舉而用之也。”明代唐汝詢就批評其“穿鑿太甚”(《唐詩解》)。穿鑿附會之風,于今遺風不息。故有權威教授從賀知章《詠柳》中讀出歌頌“創(chuàng)造性勞動”者。
心理的封閉性表現(xiàn)為心理狹隘的預期性。預期的狹隘性與經典文本的無限性是永恒的矛盾。《周易》有“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后人發(fā)揮曰 :仁者不能見智,智者不能見仁。此乃“所秉之偏也”(李光地),人的心理局限性,相當頑固。魯迅說,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絳花洞主〉小引》)。讀者看到的往往并不是文本,而是自己故欲參透經典奧秘,避免誤讀,第一要務,不但要防止心理封閉性對文本創(chuàng)新特征視而不見,而且要防止將預期強加于文本,牽強附會地扭曲文本。
對于此等弊端,不能像西方讀者中心論那樣,以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將誤讀合理化,相反,當與之做頑強的搏斗。此等搏斗相當艱巨,往往超越一代讀者,故西方有說不盡的莎士比亞,中國有訴不盡的《紅樓夢》。每一代精英要把最高的智慧奉獻到經典解讀的祭壇上去燃燒,前赴后繼,百年不息。
閱讀的第二障礙,乃是理論的封閉性。
正是因為自發(fā)閱讀心理有封閉性,乃求諸理論,意在糾正直覺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但是,沒有一種理論是絕對完美的,一方面有其澄明性,另一方面又有其封閉性?!对姶笮颉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 ;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 ;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顯然說的是激情,這和英國浪漫主義的“一切好詩都是強烈感情的自然流瀉”(華茲華斯)如出一轍。這種理論長期得到普遍性認同,結果,對不合激情者如閑情,不是做強制性闡釋,就是盲視性棄釋。如對陶淵明、王維、柳宗元的閑情、逸情,甚至柳宗元《江雪》那樣無動于衷之詩,不是視而不見,就是強行解讀。
一味以西方文論解讀中國古典詩歌,肯定有鑿枘難通之處,一味拘泥,導致誤讀的歷史教訓良多。故李歐梵先生有言,西方文論不能不學,僅以之為“背景”,激發(fā)自身之思想,但不能以之“掛帥”(《文論于我有何“用”》,《讀書》2017 年第 6 期)。李先生所言十分警策,惜乎未能充分論述為何只能當背景,不能掛帥的道理。這里有一個科學思維的普遍規(guī)律。人類探索任何對象不能沒有任何理論。面對第一手材料,沒有任何理論,只能是混沌無序的,所以需要一個向導,這就是理論,不過一切理論都不是絕對完美的,但是其外部形式是自洽的、封閉的。因而對理論的封閉性,要以搏斗的勇氣將其打開,這也就是批判。波普爾說 :“沒有理論,我們甚至不能開始。因為沒有別的東西可以依照——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就能對理論采取一種更為批判的態(tài)度。如果借助于理論已經了解它們在何處使我們失望,那么我們就能試圖用更好的理論代替它們。因此就可以出現(xiàn)一個科學的或批判的思維階段。而這個思維階段必然有一個非批判思維作為先導?!保ā恫孪肱c反駁》)從“五四”到當代,我們從西方取經。但是,我們忘記了,這個向導來自外國,它并不是絕對完美的,不能以之掛帥,不能以之為大前提,讓研究淪為證明它們絕對正確之舉例。須知理論是普遍的,涉及的對象是無限的、不可窮盡的,而舉例只能是有限的,如果普遍性(無限)是分母,舉例(有限)則是分子。例子有限加有限,分子還是有限,不管舉多少,其結果都是無限分之有限,結果只能是零。按胡適先生所說,輸入西方學理本身并非目的,目的在于與中國文化結合,創(chuàng)造新說,再造文明。在文學理論方面則是本土文論的創(chuàng)造。西方文論掛帥扼殺了本土文論創(chuàng)造的初衷。
一切理論的發(fā)展,不是證明,而是證偽,也就是批判。要論證著名的命題“一切天鵝都是白的”,不管舉多少例子都不能窮盡無限,但是,只要舉出一只天鵝是黑的,就足以推翻此命題,而只憑此一例,就足以證明一切天鵝并不都是白的。
西方文論先導證偽之道,不外兩種可能,一是就其理論對其反詰,這樣從理論到理論的反詰運用的前提和方法是西方的,故往往不得要領,缺乏獨創(chuàng)性 ;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回到中國傳統(tǒng)詩話文論之精華,與之對話,對話意味著爭辯,實質乃弱勢文化對強勢文化的挑戰(zhàn),無疑又是一場艱難的搏斗。試舉一例 :
對唐人賀知章之《詠柳》,有學者解其妙處曰 :“碧玉妝成一樹高”寫出對柳樹之總體印象,“萬條垂下綠絲絳”則更進一步具體到柳絲茂密。其妙處在于最能反映“柳樹的特征”。此論斷源于西方機械唯物論,其實與中國傳統(tǒng)之“詩緣情”的基本原則相悖,與王國維《人間詞話》“一切景語皆情語”亦不符。在中國古典詩話中,質疑機械唯物論之思想資源相當豐富。杜牧作《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幾百年后,明人楊慎發(fā)出疑問 :“‘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臺,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楊慎《升庵詩話》)清代何文煥《歷代詩話考索》給出了很機智的回答 :“余謂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云‘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臺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痹娨郧閯尤?,而不當以寫物之真動人。物之形由詩人的情感來決定。清代黃生《詩麈》說詩貴在“以無為有,以虛為實,以假為真”,焦袁熹說“如夢如癡,詩家三昧”。用今天的話來說,“以假為真”“夢境”就是想象境界。在古典詩話中,真和假是互補的,虛和實是相生的。故在《詠柳》中,柳樹不是玉,柳條亦不是絲,卻偏要說是玉、是絲 ;春風不是剪刀,偏偏要說它是剪刀。柳乃客觀之物,情乃主體之情,二者不相干。欲將主體之情滲入客體之物,則須通過虛擬、假定、想象,以貴重之玉和絲承載貴重之情感,賦形于柳。這樣柳樹的形象就帶上了玉和絲的性質。最能反映“柳樹的特征”之說,乃拘于機械詠物之真,不敢以中國傳統(tǒng)詩論之“以虛為實,以假為真”對話,必然緣木求魚。
吾人堅持以“詩緣情”解讀中國古典詩歌,前提乃是拒絕西方文論二十世紀的所謂語言轉化,如俄國形式主義者,認為詩是語詞的陌生化,與情感無關。俄國日爾蒙斯基說 :“詩的材料不是形象,不是激情,而是詞。”(維克托·日爾蒙斯基《詩學的任務》)也拒絕了美國新批評的以“反諷”“悖論”等修辭手段來解讀詩歌的套路。這就需要搏斗的勇氣,需要高度的自信。
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具有這種勇氣和自信的學人并不很多,即使詩詞研究界學養(yǎng)極高者,也往往出于弱勢文化的自卑,而屈從于西方這種機械論,如解讀蘇軾之《念奴嬌·赤壁懷古》曰 :“上片即景寫實,下片因景生情?!保▍切芎汀短扑卧~匯評》)其實,《念奴嬌·赤壁懷古》一開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與其說是實寫,不如說是虛寫。登高望遠是空間,而望及“千古風流人物”則為時間,時間不可見,想象使無數(shù)的英雄盡收眼底,紛紛消逝于腳下,以空間之廣向時間之遠自然拓展,使之成為精神宏大的載體,這從盛唐以來,就是詩家想象的重要法門。陳子昂登上幽州臺,看到的如果只是遙遠的空間,那就沒有“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那樣視接千載的悲愴了?!澳钐斓刂朴啤?,情懷之深沉就在視覺不可及的無限的時間之中。悲哀不僅僅是因為看不見燕昭王的黃金臺,而且是“后不見來者”,也來自時間無限與生命短暫之間的反差。
這里隱含著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問題,那就是“情”與“感”的關系。從常識言之,則真情必有實感。然而從科學分析觀之,真情與實感相矛盾。有真情其感必虛,故“情人眼里出西施”“月是故鄉(xiāng)明”才會膾炙人口。這個問題在中國古典詩話中早有闡釋。清人吳喬《圍爐詩話》回答詩與文之區(qū)別曰 :“二者意豈有異?唯是體制辭語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為飯,詩喻之釀而為酒 ;飯不變米形,酒形質盡變?!眳菃坍敃r的散文,基本上都是實用文體,是不重抒情的。在詩中一旦抒情,表現(xiàn)對象就像米變成酒一樣“形質俱變”了。這個理論比之英國詩人雪萊在《為詩一辯》中所說的“詩使它觸及的一切變形”要早一百年。雪萊只注意到形變,吳喬的深刻之處,在于他意識到了質變。這種質變之“感”乃由詩人之“情”所決定。同樣是寫柳樹,在李白筆下便不再如賀知章那樣美好,而是一個有意志的生命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勞勞亭》)唐人有折柳送別的風俗。不讓柳條發(fā)青,則不能送別,友人不離。故同樣是楓葉,在杜牧是“霜葉紅于二月花”;在《西廂記·長亭送別》崔鶯鶯眼中是“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在魯迅《送增田涉君歸國》中,則是“楓葉如丹照嫩寒”。
故閱讀不像讀者中心論所想象的那樣,任何觀感都是合理的。作者創(chuàng)新藝術,固然離不開對象之特征,但須經《詩品》所謂“萬取一收”之提純,將其化作形變質變的意象群落,并以起伏的情志使意脈貫穿,在審美、審丑、審智價值中加以分化,遵循特殊形式規(guī)范,自由駕馭其開放性,構成有機統(tǒng)一之形象,以某種生活本來如此的虛擬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來。此等藝術匠心,并不顯露于形象表層,而是隱秘于深層,越是隱秘越是精絕,此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在小說中,如草蛇灰線法等,皆如張竹坡評點《金瓶梅》所說,作者旨在“瞞過”讀者。作者匠心獨運時,是主動的,富有多方面的自由,讀者閱讀文本時卻沒有同樣的自由,基本上是被動的,受到作者隱秘的藝術匠心的制約。所以,閱讀首先要與自發(fā)的被動性做搏斗。
因而,有效的閱讀不但要與走馬燈似的西方權威文論劃清界限,而且要與中國傳統(tǒng)文論中的煩瑣、穿鑿做斗爭。往往是對一經典作品之奧秘,就是把全部理論資源調動起來,也不足以充分、徹底地闡釋。因而在證明與證偽之間,做長達千年的反復搏斗,也是正常現(xiàn)象。每一時代,往往要把最高的智慧放到經典的祭壇上去燃燒,即使這樣,也不能保證取得進展,于是就產生了文學的虛無主義和解讀的悲觀主義。
搏斗的目的就是為進入文本掃清道路,進入文本,接受文本同化,自我調節(jié),逼近詩人之匠心。故克羅齊有言 :“要了解但丁,我們必須把自己提升到但丁的水準。”(朱光潛《克羅齊哲學述評》)誠哉,斯言!閱讀是提升精神價值和藝術品位的系統(tǒng)工程,搏斗面臨著許多方面 :第一,是將自己從普通讀者提高到藝術審美、審智的經典境界的過程,而絕對的讀者中心論、無準則的多元解讀則相反,實質上是將但丁降低到讀者自發(fā)的、狹隘的、淺陋的原生狀態(tài),也就是放任新批評的“感受謬誤”(affective fallacy)。這就意味著,不僅要和自身自發(fā)的盲目性做搏斗,而且要和作品的局限性做搏斗。弄珠客在《金瓶梅·序》說 :“讀《金瓶梅》而生憐憫心者,菩薩也 ;生畏懼心者,君子也?!边@個提升的難度就比克羅齊要大得多。這里不僅僅是提高到作者水準,而且要超越作者的局限性。對理論要加以批判,對文本亦如是。棄其糟粕,提升其精華。這是一個更復雜的搏斗過程,很可能會遭遇作家的“意圖謬誤”(intentional fallacy)。如魯迅評論《三國演義》說 :“文章和主意不能符合——這就是說作者所表現(xiàn)的和作者所想像(象)的,不能一致。如他要寫曹操的奸,而結果倒好像是豪爽多智 ;要寫孔明之智,而結果倒像狡猾?!保斞浮吨袊≌f的歷史的變遷》)這個問題的復雜性在于,魯迅所說于曹操非常深刻,而于孔明則有誤。事實上孔明之多智,不能孤立評價,其藝術奧秘在于,其多智是被其盟友周瑜的多妒逼出來的,而多智的草船借箭,則因曹操的多疑而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于是多妒的更加多妒,多智的更加多智,多疑的更多疑懼,最后多妒的終于感到智不如人,就活不成了,臨終發(fā)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嘆。從藝術上來說,多智的超越科學,乃是揭示人物心靈譜系的假定性,其藝術想象的合法性,讀者和作者是心照不宣的。弄珠客接著說讀《金瓶梅》“生歡喜心者,小人也 ;生效法心者,乃禽獸也”。沒有搏斗,就可能走向相反的極端 :墮落,與作品中之精神糟粕同流合污。由此觀之,宣稱作者死亡,放任讀者精神自流之論,何其殆也!
閱讀的第三個障礙,乃是藝術經典的封閉性。其藝術形象,并不是一個平面的結構,而是一種立體結構。呈現(xiàn)在表層的,只是意象群落。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景是顯性的,而情則是隱性的,隱于景語意象,特別是意象群落之間,是詩人并不直接說出的情感的脈絡,我稱之為意脈。沒有意脈,沒有情感的脈絡,則意象群落可能散亂。王夫之《姜齋詩話》曰 :“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彼稳朔稖亍稘撓娧邸吩?:“古人律詩亦是一片(篇)文章,語或似無倫次,而意若貫珠?!薄埃ǘ鸥Γ妒乱蝗铡吩娫?:‘未將梅蕊驚愁眼,要取楸花媚遠天?!吠憾ǎ睂⑾亩?,言滯留之勢,當自冬過春,始終見梅楸,則百花之開落皆在其中矣。以此益念故園?!彼麖娬{說,最忌是“不求意趣(意脈)關紐”,“但以相似語言為貫穿”,也就是顯性地直接說出來。正因如此,閱讀就是要和“似無倫次”搏斗,才能將第二層次的“意若貫珠”領悟出來。
文本的第三層次更為隱秘,那就是藝術形式。這一點,通常被黑格爾的內容決定形式遮蔽了,而歌德卻以為是最深邃的秘密,是一般讀者難以感覺到的。形式一旦成熟,特別是詩,不但有被內容決定的一面,而且有決定內容的一面。安祿山從發(fā)動叛亂到攻破潼關,再到唐明皇倉皇出逃,在《資治通鑒》中只是幾百字的散文,如果將其照搬到《長恨歌》中,就不成其為詩了。白居易只用了四句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本透爬松⑽乃荒苁÷缘臅r間上數(shù)月的過程和空間上數(shù)百里的距離,而且把唐王朝失敗的狼狽景象寫得很美。詩人的意脈是 :諷喻中略帶遺憾。這一點,就是號稱對中國古典詩歌有相當研究水準的葉維廉也沒有領悟出來。
因而,還要和隱藏得更深的形式規(guī)范搏斗,才能真正讀懂經典詩歌的藝術奧秘。
總體來說,西方前衛(wèi)文論放棄文學審美解讀,其根本原因在于,囿于將作品當作成品接受,其實是被動的,因而不可避免被封閉。要打開這三重封閉,就要把自己當作作者,和作者主動地對話,不但接受這樣寫了,而且想象沒有那樣寫。魯迅這樣說 :
凡是已有定評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說明著“應該怎樣寫”。只是讀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領悟。因為在學習者一方面,是必須知道了“不應該那么寫”,這才會明白原來“應該這么寫”的。這“不應該那么寫”,如何知道呢?惠列賽耶夫的《果戈理研究》第六章里,答復著這問題——“應該這么寫,必須從大作家們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領會。那么,不應該那么寫這一面,恐怕最好是從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學習了。在這里,簡直好像藝術家在對我們用實物教授。恰如他指著每一行,直接對我們這樣說——‘你看——哪,這是應該刪去的。這要縮短,這要改作,因為不自然了。在這里,還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顯豁些?!保斞浮肚医橥るs文二集》)
后西方大師的海德格爾也有如下的論述 :
作品的被創(chuàng)作存在只有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才能為我們所把握。在這一事實的強迫下,我們不得不深入領會藝術家的活動,以便達到藝術作品的本源。完全根據(jù)作品自身來描述作品的作品存在,這種做法業(yè)已證明是行不通的。(馬丁·海德格爾《藝術作品的本源》)
進入作者經典創(chuàng)作過程,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因為經典作家是天才,是一個時代的精神最高水準。對于普通讀者來說,閱讀是向上攀登的過程,是與自我原生水準的自發(fā)性和理論的權威性搏斗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是個人的,而且是民族歷史的,失敗是免不了的,但是,歷史的積累也是必然的。西方前衛(wèi)文論之失,我國明星學者之失,就在于把攀登的艱巨當作了散步,因此就免不了甘于落伍。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筆者不敢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其間的失敗和突破,有待讀者明鑒。
孫紹振
2018 年 6 月 8 日初稿
2020 年 9 月 30 日修改
本書內容涉及古典詩詞的解讀以及詩話詞話考辨分析。作者對經典詩詞的解讀,融通古今,考究作品創(chuàng)作的歷史場景,分析詩人性情及創(chuàng)作意圖,進而闡釋古典詩詞的豐富的歷史文化意象,并對詩詞創(chuàng)作手法加以評點。書稿行文雅馴,說理透徹,對引導讀者閱讀與欣賞古典詩歌有重要的價值。
詩文之辨——酒飯妙喻
詩與文的區(qū)別,或者說分工,這在中國文學理論史上,相當受重視,在古典詩話詞話長期眾訴紛紜。在西方文論史上,
卻沒有這樣受到關注。在古希臘、羅馬的修辭學經典中,這個問題似乎很少論及。這跟他們沒有我們這樣的散文觀念有關。他們的散文,在古希臘羅馬時期是演講和對話,后來則是隨筆,大體都是主智的,和我們今天的心目中審美抒情散文不盡相同。在英語國家的百科全書中,有詩的條目,卻沒有單獨的散文(prose)條目,只有和prose有關的文體,例如:alliterative prose(押頭韻的散文)、prose poem(散文詩 )、nonfictional prose(非小說類/非虛構寫實散文)、heroic prose(史詩散文)、polyphonic prose(自由韻律散文)。在他們心目中,散文并不是一個特殊的文體,而是一種表達的手段,許多文體都可以用。亞里士多德的《詩學》,關注的不是詩與散文的關系,而是詩與哲學、歷史的關系 :歷史是個別的事,而詩是普遍的、概括的,從這一點來說,詩和哲學更接近。他們的思路,和我們的不同之處,還在方法上,他們是三分法。而我們則是詩與散文的二分法。
我們早期的觀念 :詩言志,文載道。是把詩與散文對舉的。我們的二分法,一直延續(xù)到清代,甚至當代。雖然形式上二分,但是內容上,許多論者都強調其統(tǒng)一。司馬光在《趙朝議文稿序》中,把《詩大序》的“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稍稍改動了一下,變成“在心為志,發(fā)口為言。言之美者為文,文之美者為詩”。元好問則說 :“詩與文,特言語之別稱耳。有所記述之謂文,吟詠情性之謂詩,其為言語則一也。(《元好問詩話·輯錄》)都是把詩與文對舉,承認詩與文有區(qū)別,但強調詩與文主要方面是統(tǒng)一的。司馬光說的是,二者均美,只是程度不同,元好問說的是,表現(xiàn)方法有異,一為記事,一為吟詠而已。宋濂則更是直率 :“詩文本出于一原,詩則領在樂官,故必定之以五聲,若其辭則未始有異也。如《易》《書》之協(xié)韻者,非文之詩乎?《詩》之《周頌》,多無韻者,非詩之文乎?何嘗歧而二之!”(《宋濂
詩話》)這種掩蓋矛盾的說法頗為牽強,擋不住詩與文的差異成為詩詞理論家的長期爭論不休的課題。不管怎么說,誰也不能否認二者的區(qū)別,至少是程度上的不同。《徐一夔詩話》說 :“夫語言精者為文,詩之于文,又其精者也?!卑讯叩膮^(qū)別定位在“精”的程度上,立論亦甚為軟弱。
詩與散文的區(qū)別不是量的,而是質的。這是明擺著的事實,可許多詩話和詞話家寧愿模棱兩可。當然這也許和詩話詞話的體制偏小,很難以理論形態(tài)正面展開有關,結合具體作家作品的評判要方便得多。黃庭堅說 :“詩文各有體,韓以文為詩,杜以詩為文,故不工爾?!保ㄞD引自宋陳師道《后山詩話》)在理論上,正面把詩文根本的差異提出來,是需要時間和勇氣的。說得最為堅決的是明代的江盈科 :“詩有詩體,文有文體,兩不相入?!薄八稳藷o詩,非無詩也,蓋彼不以詩為詩,而以議論為詩,故為非詩?!薄耙晕臑樵?,非詩也?!保ā堆ぴ娫u》)
承認了區(qū)別是容易的,但闡明區(qū)別則是艱難的。詩與文的區(qū)別一直在爭論不休,甚至到二十一世紀,仍然是一個嚴峻的課題。古人在這方面不乏某些天才的直覺,然而,即使把起碼的直覺加以表達,也是要有一點才力的。明莊元臣值得稱道之處,就是把他的直覺表述得很清晰 :“詩主自適,文主喻人。詩言憂愁媮侈,以舒己拂郁之懷 ;文言是非得失,以覺人迷惑之志。”(《莊元臣詩話》)實際上,就是說詩是抒情的(不過偏重于憂郁),文是“言是非得失”的,也就是說理的。這種把說理和抒情區(qū)分開來,至少在明代以前,應該是有相當?shù)母鶕?jù)。但是把話說絕了,因而還不夠深刻,不夠嚴密。清鄒只謨在《與陸藎思》中則有所補正 :“作詩之法,情勝于理 ;作文之法,理勝于情。乃詩未嘗不本理以緯夫情,文未嘗不因情以宣乎理,情理并至,此蓋詩與文所不能外也?!睉撜f,“情理并至”至少在方法論上帶著哲學性的突破,不管是在詩中還是文中,情與理并不是絕對分裂的,而是互相依存,如經緯之交織,詩情中往往有理,文理中也不乏情致。情理互滲,互為底蘊。只是在文中,理為主導,在詩中,情為主導。這樣說,比較全面,比較深刻,在情理對立面中,只因主導性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性質,這樣的精致的哲學思辨方法,竟然出之于這個不太知名的鄒只謨,是有點令人驚異的。當然,他也還有局限,畢竟,還僅僅是推理,還缺乏文本的實感。真正有理論意義上的突破的,則是吳喬。他在《圍爐詩話》中這樣寫 :
問曰 :“詩文之界如何?”答曰 :“意豈有二?意同而所以用之者不同,是以詩文體制有異耳。文之詞達,詩之詞
婉。書以道政事,故宜詞達 ;詩以道性情,故宜詞婉。意喻之米,飯與酒所同出。文喻之炊而為飯,詩喻之釀而為酒。文之措詞必副乎意,猶飯之不變米形,啖之則飽也。詩之措詞不必副乎意,猶酒之變盡米形,飲之則醉也。文為人事之實用,詔敕、書疏、案牘、記載、辨解,皆實用也。實用則安可措詞不達,如飯之實用以養(yǎng)生盡年,不可矯揉而為糟也。詩為人事之虛用,永言、播樂,皆虛用也?!娙糁标?,《凱風》《小弁》大詬父母矣?!?p/>
這可以說,真正深入文體的核心了。鄒只謨探索詩與文的區(qū)別,還拘于內涵(情與理),吳喬則把內涵與形式結合起來考慮。雖然在一開頭,他認定詩文“意豈有二?”但是,他并沒有把二者的內涵完全混同,接下來,他馬上聲明文的內涵是“道政事”,而詩歌的內涵則是“道性情”。形式上則是一個說理,一個抒情。他的可貴在于,指出由于內涵的不同,導致了形式上巨大的差異 :“文喻之炊而為飯,詩喻之釀而為酒。文之措詞必副乎意,猶飯之不變米形,啖之則飽也。詩之措詞不必副乎意,猶酒之變盡米形,飲之則醉也?!卑言娕c文的關系比喻為米(原料)、飯和酒的關系。散文由于是說理的,如米煮成飯,不改變原生的材料(米)的形狀,而詩是抒情的,感情使原生材料(米)“變盡米形”成了酒。在《答萬季野詩問》中,他說得更徹底,不但是形態(tài)變了,而且性質也變了(“酒形質盡變”)。這個說法,對千年的詩文之辨是一大突破。
生活感受,在感情的沖擊下,發(fā)生種種變幻是相當普遍的規(guī)律,所謂情人眼里出西施,抒情的詩歌形象正是從這變異的規(guī)律出發(fā),進入了想象的假定的境界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誰謂荼苦,其甘如薺”“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就是以感知強化結果提示著情感的強烈的原因。創(chuàng)作實踐走在理論前面,理論落伍的規(guī)律使得我國古典詩論往往拘泥于《詩大序》的“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的陳說,好像情感直接等于語言,有感情的語言就一定是詩,情感和語言,語言和詩之間沒有任何矛盾似的。其實,從情感到語言之間橫著一條相當復雜的迷途。語言符號,并不直接指稱事物,而是喚醒有關事物的感知經驗。而情感的沖擊感知發(fā)生變異,語言符號的有限性以及詩歌傳統(tǒng)的遮蔽性,都可能使得情志為現(xiàn)成的權威的、流行語言所遮蔽。心中所有往往筆下所無。言不稱意,筆不稱言,手中之竹背叛胸中之竹,是普遍規(guī)律,正是因為這樣,詩歌創(chuàng)作才需要才華。司空圖似乎意識到了“離形得似”的現(xiàn)象,但只是天才猜測,限于簡單論斷未有必要的闡釋。
吳喬明確地把詩歌形象的變異作為一種普遍規(guī)律提上理論前沿,不僅是鑒賞論的,而且是創(chuàng)作論的前沿,在中國詩歌史上可謂空前。它突破了中國古典文論中形與神對立統(tǒng)一的思路,提出了形與形、形與質對立統(tǒng)一的范疇,這就把詩歌形象的假定性觸動了。很可惜,這個觀點在他的《圍爐詩話》中并沒有得到更系統(tǒng)的論證。但是,在當時就受到了重視,《四庫全書總目》十分重視,紀昀在《紀文達公評本蘇文忠公詩集》、延君壽在《老生常談》,都曾加以發(fā)揮。當然,這些發(fā)揮今天看來還嫌不足。主要是大都抓住了變形變質之說,卻忽略了在變形變質的基礎上,還有詩文價值上的分化。吳喬強調讀文如吃飯,可以果腹,因為“文為人事之實用”,也就是“實用”價值 ;而讀詩如飲酒,則可醉人,而不能解決饑寒之困,旨在享受精神的解放,因為“詩為人事之虛用”,吳喬的理論意義不僅在變形變質,而且在功利價值上的“實用”和“虛用”。這在中國文藝理論史上,應該是超前的,他意識到詩的審美價值是不實用的,還為之命名曰“虛
用”,這和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所言審美的“非實用”異曲同工。當然,吳喬沒有康德那樣的思辨能力,也沒有西方建構宏大體系的演繹能力,他的見解只是吉光片羽,這不僅僅是吳喬的局限,而且是詩話詞話體裁的局限,也是我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局限。但是,這并不妨礙他的理論具有超前的性質。
吳喬之所以能揭示出詩與文之間的重大矛盾來,一方面是他的才華,另一方面也不能不看到他心目中的散文,主要是他所說的“詔敕、書疏、案牘、記載、辨解”等,其實用性質是很明顯的。按姚鼐《古文辭類纂》,它是相對于詞賦類的,形式很豐富 :論辯類、序跋類、奏議類、書說類、贈序類、詔令類、傳狀類、碑志類、雜記類、箴銘類?;旧鲜菍嵱妙惖奈捏w。在這樣的背景上觀察詩詞,進行邏輯劃分有顯而易見的方便,審美與實用的差異可以說是昭然若揭。從這一點來說,和西方有些相似,西方也沒有我們今天這種抒情審美散文的獨立文體,他們的散文大體是以議論為主展示智慧的隨筆(essay)。從這個意義說,吳喬的發(fā)現(xiàn)仍屬難能可貴。以理性思維見長的西方直到差不多一個世紀以后,才有雪萊的總結,“詩使它觸及的一切變形”。在這方面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理論家赫士列特說得相當勇敢,他在《泛論詩歌》中說 :“想象是這樣一種機能,它不按事物的本相表現(xiàn)事物,而是按照其他的思想情緒把事物揉成無窮的不同形態(tài)和力量的綜合來表現(xiàn)它們。這種語言不因為與事實有出入,而不忠于自然 ;如果它能傳達出事物在激情的影響下在心靈中產生的印象,它是更為忠實和自然的語言了。比如,在激動或恐怖的心境中,感官察覺了事物——想象就會歪曲或夸大這些事物,使之成為最能助長恐怖的形狀,‘我們的眼睛’被其他的官能‘所愚弄’。這是想象的普遍規(guī)律……”其實這個觀念并非赫氏的原創(chuàng),很明顯感官想象歪曲事物,來自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第五幕第一場中希波呂忒與忒修斯的臺詞 :“忒修斯,這些戀人們所說的事真是稀奇?!薄扒槿藗兒童傋觽兌加邪l(fā)熱的頭腦和有聲有色的幻想,瘋子、情人和詩人,都是幻想的產兒 :瘋子眼中所見的鬼,比地獄里的還多 ;情人,同樣是那么瘋狂,能從埃及人的黑臉上看見海倫 ;詩人的眼睛在神奇狂放的一轉中,便能從天上看到地下,從地下看到天上。想象會把虛無的東西用一種形式呈現(xiàn)出來,詩人的妙筆再使它們具有如實的形象,虛無縹緲也會有了住處和名字。強烈的想象往往具有這種本領,只要一領略到一些快樂,就會相信那種快樂的背后有一個賜予的人 ;夜間一轉到恐懼的念頭,一株灌木一下子便會變成一頭狗熊?!钡搅宋鳉W浪漫主義詩歌衰亡之后,馬拉美提出了“詩是舞蹈,散文是散步”的說法,與吳喬的詩酒文飯之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惜的是,吳喬的這個天才的直覺,在后來的詩詞賞析中沒有得到充分的運用。如果把他的理論貫徹到底,認真地以作品來檢驗的話,對權威的經典詩論可能有所顛覆。詩人就算如《詩大序》所說的那樣心里有了志,口中就是有了相應的言,然而口中之言,是不足的,因而還不是詩,即使長言之,也還不是轉化的充分條件,至于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對于作詩來說,不管如何手舞足蹈,也是白費勁,如果不加變形變質,肯定不是詩。從語言到詩歌,不那么簡單,也不像西方當代文論所說的那樣,僅僅是一種語言的“書寫”。這種說法,不如二十世紀早期俄國形式主義者說的“陌生化”到位。當然俄國形式主義者并未意識到詩的變形變質不但是感知的變異,而且也屬于語義的變異(與日常、學理語言、散文語言拉開語義的“錯位”距離),語義不但受到語境的制約,而且還從詩歌形式規(guī)范的預期中獲得自由,因而它不但是詩歌風格的創(chuàng)造,而且是人格從實用向審美高度的升華。正是在這升華的過程中突破,主要的是,突破原生狀態(tài)的實用性的人,讓人格和詩格同步向審美境界升華。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