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是中華文明傳承數(shù)千年的經(jīng)典體現(xiàn)。這十二種生肖動物中,除了龍是虛構的,其余動物均在考古遺址中有所發(fā)現(xiàn)。
本書以一個動物考古學家的視角,分析出土的動物骨骼以及各種反映動物形象的青銅器、陶器、畫像磚石、繪畫,再結合相關的文字記載,還原生肖動物的起源、馴化以及在華夏民族生產(chǎn)和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仔細講述了自新石器時代以來,中華民族與動物同行至今發(fā)生的種種故事。
袁靖,考古學家,考古界金鼎獎獲得者,從事考古工作三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為動物考古、環(huán)境考古和科技考古。現(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英國杜倫大學考古系名譽教授。主持過多項科技考古課題,著有《中國動物考古學》《科技考古文集》《中國科技考古導論》等,發(fā)表數(shù)百篇論文,并多次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項。
曾任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前言/1
第一章 動物尋古的科學工具/5
十二生肖的由來/7
動物如何科學分類/9
共同的文物與文獻/11
五大破案手段/15
第二章 瘟疫的來源,醫(yī)學的助手/29
與北京猿人同齡的鼠/32
破壞者與子嗣興旺的象征/40
鼠何以被尊稱“老鼠”/47
從麻煩制造者到醫(yī)學貢獻者/52
第三章 華夏文明的柱石/57
5000年前的西亞來客/60
農(nóng)耕時代的第一生產(chǎn)力/67
一級祭祀品和隨葬品/75
文字和文物中的牛/78
作為肉食和骨器/82
第四章 威嚴的山君/87
神秘的蚌殼龍虎圖/90
趨吉避兇、威武勇猛的表達/95
沿用上千年的調(diào)兵信物/110
勇猛的另一面/113
第五章 住在月亮上/117
千年馴兔失敗史/120
寓意吉祥的靈獸/125
玉兔何以搗藥嫦娥宮/133
第六章 國之圖騰/143
鱷魚與蛇,龍的原型?/145
從文物看龍的形象進化/154
從靈獸到帝王象征/160
第七章 華夏的始祖/167
誕生于白堊紀/171
蛇形文物遍布南北/174
上古神靈和始祖為何是人首蛇身/184
白蛇故事的千年流變/189
第八章 車騎之魂/193
地下馬骨透露的信息/196
戰(zhàn)場上的絕對主角/202
相馬、閹割與馬鐙/211
文物里的馬/218
第九章 美的化身/227
綿羊在中國的傳播鏈/230
羊肉與“鮮”畫等號/233
羊骨如何反映古人養(yǎng)羊剪毛/238
獻祭的最佳犧牲/241
孝順、吉祥與仁義的象征/246
第十章 一棒打出南天門/259
發(fā)現(xiàn)“阿喀琉斯基猴”/262
從寵物到封侯意象/268
猴的負面形象/281
美猴王的三種來由/285
第十一章 報時神鳥/291
家雞的起源/294
從文物探索古人何以養(yǎng)雞/303
知時畜/313
斗雞亡國/316
以雞占卜/318
第十二章 陪你走過一萬年/321
狼如何被馴化為狗/324
從生到死,始終跟隨/331
文物中的犬/336
犬戎,改變歷史走向/347
第十三章 肉食江湖的王者/355
人類文明的動力源/357
豬肉如何占據(jù)國人餐桌/363
古人的炫富工具/369
從偶像到豬八戒/377
后記/387
主要參考文獻/391
部分圖片來源/397
在1989 年到日本千葉大學留學之前,我還沒有想過要做動物考古學方面的研究。這個專業(yè)的選定源于1989 年我與導師加藤晉平教授的第一次見面。那天,加藤教授對我攻讀博士的學習方向,給了三個建議:一是繼續(xù)學習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二是學習日本繩紋時代考古,三是學習20 世紀后半葉興起于西方考古學界的動物考古學和環(huán)境考古學。聽了加藤教授的建議,我決定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把動物考古學和環(huán)境考古學作為自己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習目標。
在之后的許多年里,動物考古學是我用力最多的一門學科。這門學科是通過對各個考古遺址出土的動物遺存開展全方位的研究,探討古人利用動物的行為以及利用的過程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如果要概括成一句話,那么,動物考古學就是一門研究古人與動物之間的相互關系的學科。
20 世紀90 年代初,我從日本留學歸來,到現(xiàn)在已有30年。在這30 年里,我對位于內(nèi)蒙古、新疆、甘肅、青海、寧夏、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廣西、廣東、海南等20 多個省市自治區(qū)的70 余處遺址中出土的動物遺存進行鑒定和研究,發(fā)表了數(shù)十篇研究報告。同時,我還出版了動物考古學方面的專著,在國內(nèi)外的重要期刊上發(fā)表了大量文章。這些研究成果在推動中國動物考古學研究方面發(fā)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在進行學術研究的過程中,尤其是揭示古人利用動物的具體細節(jié)時,我時常會感慨古人創(chuàng)造歷史之偉大,也萌生了講述背后故事的想法。有一位學者說過,歷史研究就是講好故事,并賦予其意義。動物考古學的研究成果是可以講出不少精彩的故事的。2013 年9 月,我們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舉辦了“與豬同行——中國古代豬類馴化、飼養(yǎng)與選育技術及其影響研究成果展”,圍繞家豬的起源、家豬的飼養(yǎng)技術、家豬是主要肉食來源、祭祀和民俗中的豬等4 個板塊,展示考古遺址中出土的與豬相關的骨骼、青銅器、陶器、發(fā)掘現(xiàn)場的照片及各種相關的圖表,向公眾普及從馴化野豬到家豬飼養(yǎng)和選育技術,從簡單食用豬肉到烹飪出以豬肉為原料的美味,從用豬隨葬到把豬作為重要的精神文化符號等方面的知識。這是國內(nèi)首次舉辦動物考古學研究的專題展覽,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老師稱贊這次展覽是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舉辦過的最精彩的展覽之一。我們完整講述了古人與家豬之間發(fā)生的故事,為動物考古學研究成果走向公眾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2013 年底,另一件事進一步激發(fā)起我介紹動物考古研究成果的想法。那年11 月,時任《中國文物報》的編輯李政約我當年年底或來年年初在《中國文物報》上發(fā)表題為《馬年說馬》的專欄文章,以迎接2014 年的到來。我遵囑完成了這篇專欄文章。文章發(fā)表后,讀者的反響比較積極,當時我尚未想過會寫成系列的生肖年專欄文章,但自2014 年發(fā)表《馬年說馬》以后,這種想法便一發(fā)而不可收拾。于是,我每年都會寫一篇介紹當年生肖的專欄文章,迄今為止,已經(jīng)寫了9 年。
2019 年9 月,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的劉春榮主編找到我,向我介紹了他們一直在出版以對某一個事物的解讀和敘述,來觀察人類文化生活中的有趣側面的作品。他給我拿來了10 多本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譯著,其中涉及各個專題研究。他對我說他一直有一個想法,希望出版由中國學者撰寫的類似專著。他讀了我關于生肖的文章,覺得很有意思,因而約我寫一本專著,專門講述生肖背后的動物故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多年來出版過大量好書,我讀過一些,對它慕名已久,同時,我也被劉主編的想法所打動,正好自己也有意出版這方面的專著,于是,我們一拍即合。
本書的闡述包括四個方面。首先是從動物考古學的角度出發(fā),探討考古遺址出土的與十二生肖相關的各種動物骨骼,探索它們的起源、出現(xiàn)及古人利用這些動物的過程。其次是闡述一系列與十二生肖相關的典型文物,例如各種青銅器、陶塑、玉雕、畫像磚石、繪畫,書中附上大量圖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古人用多種藝術手法表現(xiàn)那些融入自己生活的動物。其三是闡述與十二生肖相關的文化,主要包括各種文獻記載和飲食文化。其四是闡述與十二生肖相關的生物學知識。總而言之,本書旨在尋找生肖動物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的身影。
古人云,“十年磨一劍”,從我寫作生肖專欄開始算起,至今尚不足9 年,但若以從事動物考古學研究開始算起,則已經(jīng)歷了將近30 年的時光,我希望自己這些在動物考古學研究成果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故事,能為讀者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東西。
1、作者袁靖是一位考古學家,主要研究動物考古、科技考古,有30多年豐富的前線考古經(jīng)驗,是考古學界金鼎獎得主。袁靖現(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2、本書是袁靖教授30余年動物考古心血的結晶,也是他首次面向普通大眾撰寫的科普之作。在書中,袁靖通過從遺址等地發(fā)掘出來的動物遺存,結合文獻、文物、圖像等資料,重述了華夏民族與動物相處的漫長歷史,梳理十二生肖動物對華夏文明的重要貢獻。因而,本書是一部既有硬核科普知識,又包含了各種浪漫傳說、故事的作品,徹底講透“十二生肖”這個中國人獨有的精神文化符號。
3、圖書附有200多幅精美配圖,圖文并茂地介紹古人如何利用動物,多維度感知他們眼中的動物形象;讀者由此也可以了解考古學者是如何解讀遺世文物的,學習考古學者的探索世界的思維方式。
蛇屬于爬行類,這一類脫胎于兩棲類。3 億多年前,兩棲類中的一類迷齒兩棲動物為了更好地征服廣漠的大陸,演化出羊膜卵。這是一種繁殖結構,里面充滿了羊水,形成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特殊水環(huán)境,可以保證爬行類的胚胎在其中穩(wěn)步發(fā)育、正常繁殖,從而擺脫對真實水環(huán)境的依賴。演化出羊膜卵是脊椎動物進化史上的一個飛躍,兩棲類也由此搖身一變,進化成爬行類。爬行動物中度過中生代(距今約2.52 億年—6600萬年)并殘存到新生代的,只有龜鱉類、鱷類和有鱗類(包括蜥蜴類和蛇類)。
蜥蜴類和蛇類是現(xiàn)存爬行動物中最興盛的類群。這類動物的頭骨具有高度的靈活性,蛇類的表現(xiàn)尤其明顯。人們可以很容易地從頭部結構把它們與其他動物區(qū)分開來。實際上,蛇類是從蜥蜴類演化而來的。在白堊紀(大約開始于距今1.45 億年)時期,最早的蛇開始出現(xiàn)。蛇是爬行動物中進化最快的類群,大多數(shù)現(xiàn)生蛇所在的科,是在中新世(距今約2300 萬年—533 萬年)才開始大量發(fā)展起來的。
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蛇骨的考古遺址僅有紫荊遺址(位于陜西省商洛市)一處。這個遺址自下而上包含了老官臺文化、仰韶文化半坡類型、仰韶文化西王村類型、龍山文化等4 個文化層,年代自距今約7900 年一直延續(xù)到距今約4200 年。在3000多年里,屬于不同文化的古人曾經(jīng)在這里生活過,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遺址中的那些蛇骨經(jīng)過鑒定,屬于爬行綱、有鱗目、蛇亞目、游蛇科,但屬和種無法確定。游蛇科是蛇目中種屬數(shù)量最多的一個科,有將近300 屬,約1400 種,包括三分之二的現(xiàn)生蛇類。我國的游蛇科也有30 多屬,超過140 種,廣泛分布于全國。
考古遺址中很少發(fā)現(xiàn)蛇骨,這應該與考古遺址中很少發(fā)現(xiàn)鼠骨是同樣的原因,即早先考古過程中沒有開展水洗篩選工作,因而丟失了這些遺骨。許慎在《說文解字》里說:“它,蟲也。從蟲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凡它之屬皆從它。蛇,它或從蟲?!痹S慎提到的“它”便指的是蛇。他指出,上古時期的人們害怕蛇,見面打招呼都要互相詢問是否有看到蛇。這些文字反映了兩個信息:一是古時蛇的數(shù)量不少,二是可能因為蛇無足而能行走,而且毒蛇還能毒死人,所以古人十分畏懼蛇。
如同蟒蛇一樣的大蛇比較少見。蟒蛇屬于蟒科,現(xiàn)存8 屬28 種,中國的蟒蛇有2 屬,分別是沙蟒屬的東方沙蟒和蟒屬的蟒蛇。東方沙蟒長大約為1 米,最長的可達4 米,分布于內(nèi)蒙古、甘肅、寧夏、新疆等地;蟒蛇長可達3 至30 多米不等,分布于福建、海南、廣西、廣東、云南、四川等地。蟒蛇分布的區(qū)域畢竟有限,人們并不能經(jīng)常看到,所以古人日常所見之蛇,往往都是小蛇。在南方溫暖潮濕的地區(qū),經(jīng)常有蛇出沒。
所以它們的形象,不管是頭部還是軀體,都很容易作為裝飾性元素,被人們刻畫于玉器和陶器之上,進而成為崇拜和信仰的對象。20 世紀60 年代末,我從上海到云南西雙版納插隊落戶,在水田里、山路上多次見過一些小蛇,甚至在干農(nóng)活時還被蛇咬過幾次。這些小蛇身上的骨骼每塊大多僅有幾毫米,所以考古發(fā)掘出來的泥土如果不經(jīng)過水洗篩選,肉眼確實難以辨別,因而沒有發(fā)現(xiàn)古代蛇的遺骨也是很自然的事。
但我們根據(jù)文物上發(fā)現(xiàn)的蛇逼真的形象,以及古人對蛇的文字描述,可以推斷出它們在古代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動物,所以古人能仔細地觀察并準確地把握它們的特征,最后以藝術的形象展示出來。
上古神靈和始祖為何是人首蛇身
甲骨文中的“蛇”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尤其是三角形的蛇頭,蜿蜒扭曲的蛇身,都傳神地描述了蛇的形態(tài)特征。從小篆開始,“蛇”字就有了些許現(xiàn)在“蛇”字的跡象,隸書則表現(xiàn)得更明顯,到楷書才成為現(xiàn)在的“蛇”字(圖7-14)。
在《詩經(jīng)》里,蛇被視為吉祥的動物?!缎⊙拧に垢伞肥且皇鬃YR周王新建的宮殿落成的詩歌,其中有“吉夢維何?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虺”在古書中指的是一種毒蛇,這幾句話的大致意思是,如果夢到熊、羆、虺和蛇,那就是即將生育兒女的吉兆。
古代文獻典籍中關于蛇和蛇之意象的記載,最突出的應屬上古時期神靈和人類始祖的人首蛇身形象。如前面所述的漢畫像石中人首蛇身狀的伏羲和女媧(華夏始祖),事實上,不止是他們,在古代文獻中,上古時期的神靈多是人首蛇身的模樣。王仁湘考證古代文獻,認為除了伏羲和女媧,其他三皇五帝,直到大禹,也幾乎都是人首蛇身的模樣。僅《山海經(jīng)》便多次提及許多人首蛇身或操蛇、踐蛇、珥蛇的神靈神人,例如女媧、伏羲、燭龍、延維、窫窳、共工、相繇、貳負神、黃帝、啟、奢比尸以及眾多山神。
有關操蛇之神的故事,我們更加耳熟能詳?shù)目峙乱獢?shù)戰(zhàn)國早期的作品《列子·湯問》中愚公移山的典故。愚公因出行被太行和王屋兩山所阻,發(fā)愿要把山搬走,自己搬不完就讓后代繼續(xù)搬,“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手執(zhí)靈蛇的山神聽說了,怕他們真的挖個不停,便報告給了天帝。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吳榮曾指出,操蛇神怪的雕像或畫像多出于河南南部、湖南、江蘇等與戰(zhàn)國時期楚文化相關的地區(qū),這也證明了南方多蛇的觀點。直至漢末時期,文學家王延壽在游覽漢景帝之子魯恭王建造的靈光殿時,看到殿中壁畫而作《魯靈光殿賦》,還提到“伏羲鱗身,女媧蛇軀”,可見在距當時將近300 年的漢初,作為華夏始祖的伏羲與女媧就已經(jīng)是人首蛇身的形象。
為什么上古時代的始祖和眾多神靈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
這或許反映了上古時代人們盛行的圖騰崇拜。蛇在我國是一種廣泛存在的動物,從南到北的平原、沼澤、山地、丘陵、江河都可見其身影。古人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蛇,發(fā)現(xiàn)它們無足而能行走,毒蛇還能致人死命,自然而然地對這種神秘的生物產(chǎn)生了敬畏情緒,在觀察到它們會冬眠和蛻皮等生活習性后,更延伸想象出它們具有長生不死和死而復生的神奇能力。古人的生存環(huán)境惡劣,生命往往受到大自然的威脅。他們希望自己能與這些神奇的生物有所聯(lián)系,以獲得它們的庇佑,幫助應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于是他們把蛇想象成神,并按照蛇的特點來塑造始祖,始祖和神靈便成了人首蛇身、半人半獸的形象。
聞一多在《伏羲考》里生動地闡釋了這個過程。他認為華夏民族的圖騰是龍,而龍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態(tài)都是蛇。一開始人是以蛇作為自己的祖先,極力把自己裝扮得像龍(越人斷發(fā)文身以像龍子),這是“人的擬獸化”。但無論如何裝扮,都只能做到人首蛇身、半人半獸的地步,而不是全然的蛇。但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的知識進步了,于是他們開始把始祖的形象設置成人首蛇身,這叫“獸的擬人化”。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過去模仿斷發(fā)文身以像蛇的習俗被廢棄,連記憶也淡薄了,于是始祖的模樣就變作全人形了。
神靈和始祖的形象從獸到人獸同體再到全人形這個過程,究其原因,體現(xiàn)的還是人與自然關系的變化。在人類征服大自然的過程中,當大自然的威力遠遠大于人類之時,神靈和始祖的形象就是全獸形的;當人類發(fā)現(xiàn)自己有能力改變大自然之時,神靈和始祖的形象就變成了人獸同體;而當人對大自然的認知加深,改造力度和信心增強之時,神靈的形象開始轉(zhuǎn)變?yōu)橐匀藶橹鳎祟愰_始以自己的形象來塑造始祖和神靈,但此時蛇仍然具有諸如蛻皮和冬眠(象征著死而復生和長生不老)等為害怕死亡的先民們所向往的特點,所以蛇雖然走下神壇,但沒有消失,而是降格為部落首領的重要附屬物,成為權力和地位的象征。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