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板塊圖書分類品牌系列獲獎圖書圖書專題新書上架編輯推薦作者團隊
深山已晚
书写中国式《瓦尔登湖》,创造新山地美学。百花文学奖、三毛散文奖获得者傅菲自然文学精品力作。有情、有趣、有思、有异、有美、有灵。一人一山,一年四季,栽花种柳,食粟温酒。山谷的每一次回声,都是人间的一次心跳。
ISBN: 9787559826589

出版時間:2020-04-01

定  價:55.00

作  者:傅菲 著

責  編:余慧敏 廖生慧
所屬板塊: 文学出版

圖書分類: 中国现当代随笔

讀者對象: 大众读者、散文写作者、散文爱好者

上架建議: 文学/散文
裝幀: 精装

開本: 32

字數(shù): 160 (千字)

頁數(shù): 332
圖書簡介

本書是作家傅菲深入武夷山南麓原始大山區(qū),客居兩年,和大自然親密相處而創(chuàng)作的散文作品集。主題是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美,發(fā)現(xiàn)大地萬物的生命價值,進而表達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本書創(chuàng)造了新的山地美學,細致,情濃,奇異,書寫了山中的奇遇、四季風光,以及落日、下雪、蒙霜、暴雨、夜空等美到極致的自然景觀和自然現(xiàn)象,充滿了思辨哲理。文筆優(yōu)美,詩意叢生。

作者簡介

傅菲,1970年代生,居于上饒。南方鄉(xiāng)村和大自然研究者。

散文作品獲百花文學獎、三毛散文獎散文集大獎、儲吉旺文學獎、方志敏文學獎,獲多家刊物年度獎。著有《我們憂傷的身體》《河邊生起炊煙》《木與刀》《草木:古老的民謠》散文集等10余部。

圖書目錄

收拾一個院子

星星綴滿我的臉

雨滴在大地上重逢

桂 湖

草結種子,風吹葉子

兩條蛇形山壟

落 日

雷雨春夜

鳥聲中醒來

焐酒過冬

大地的浪漫主義者

通往山頂也通往山下

風吹云動

露從今夜白

不要尋找彩虹

深山晚鐘

聽星寺

奢侈的事情

虛 土

空 山

盒子里的野谷

墓 畔

第一場冬雨

樹上的樹

荒 灘

荒木寂然腐熟

此時明月

魚 路

月光光,照四方

一截江面

爛土豆

林中小屋

迷 路

大雪已至

森林的面容

后記:林中遇見約翰?巴勒斯

序言/前言/后記

自然的圣徒

最近傅菲從江西上饒寄來一部書稿《深山已晚》,囑我看看。這是一部自然文學的新作。

在這之前,我已結識三位專門從事生態(tài)、自然寫作且卓有成就的好友——他們是葦岸、胡冬林、徐剛。我發(fā)現(xiàn)包括傅菲在內的這四位作家,雖然都以大自然作為寫作對象,但由于性格、經(jīng)歷、學養(yǎng)不同,因而他們作品的側重面,呈現(xiàn)明顯的差異。

葦岸敬畏大自然,對于工業(yè)文明帶來的污染、喧囂、放縱,懷有天生的厭惡。他只寫《大地上的事情》,寫大地上的平凡事物,寫螞蟻、喜鵲、野兔、麥子、農田、樺林以及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葦岸是個素食主義者,生性善良,佛陀般悲憫萬物,不敢看屠殺牲畜。有次胡蜂在窗外筑巢,他便自覺關閉窗戶,以免打擾小生靈們的正?;顒?,并衷心感謝上蒼惠賜他親密的鄰居做伴。面對社會弊端,他因無力抵拒,苦思自傷,導致早夭,于1999年5月辭別人世,年僅39歲。次年,來自全國各地的散文家齊聚北京鼓樓附近對他表達哀思。廣州趕來的林賢治說,葦岸是20世紀中國最后一位圣徒。

吉林的胡冬林,蟄居長白山10多年,以寫那里的動植物為業(yè)。名篇有《原始森林手記》《狐貍的微笑》《野豬王》《拍濺》《青羊消息》等。經(jīng)過多年觀察、研究,他已認識長白山180多種動物,200多種植物。我編輯、研究過《世界美文觀止》,認為在描寫動物神態(tài)之精彩、生動上,他可與布封、梭羅、普里什文媲美。冬林邀我去長白山住了7天,指導我辨認鳥鳴、獸跡、樹種,給我講中華秋沙鴨有趣的故事。走累了,我們坐在樹墩上,他對我說:“山中的樹林、花草、鳥獸,甚至一只紡織娘,都是我親密的朋友。在山中,花可欣賞,鳥鳴悅耳,綠色養(yǎng)眼,真是人間天堂。人們以為我像個野人似的待在山里苦熬。我內心竊喜:試問作家中誰能像我這樣舒心、自在呢?”他一旦發(fā)現(xiàn)山火、偷獵,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有一次他看到有5頭熊被人剖膽、割掌后橫尸荒野,怒不可遏,便拍下照片,協(xié)同有關部門破案。當?shù)孬C人想謀害他,公安部門給他發(fā)護身工具,并派人保護他。為此他被評選為“感動吉林”十大人物之一。

徐剛是我崇明島老鄉(xiāng),離我家僅幾里之遙。我們先后上同一所崇西中學,參軍,到北京上人大、北大,畢業(yè)后又都留京編副刊,同時兼搞創(chuàng)作,因此過從甚密。1987年初夏,他正在編《中國作家》雜志,見黑龍江大興安嶺5月至6月那場大火,過火面積達133萬公頃,5萬多同胞流離失所,193人葬身火海,心痛欲裂。就在這時,徐剛的好友從武夷山下來,告訴他風景名勝區(qū)的樹木,被大規(guī)模地盜伐出售、當柴火燒??吹?、聽到這些毀林事件,他坐不住了,毅然離開編輯部,南下采訪,寫出了《伐木者,醒來!》這篇發(fā)聾振聵的報告文學。從此一發(fā)不可收,先后寫了《守望家園》《中國風沙線》《長江傳》《地球傳》《崇明島傳》《大森林》。他眼看著江河污染、土地沙化、林地銳減的敗象,心懷憂戚,走遍大江南北,從沙漠跋涉到西陲,從北方草原南下金沙江,從中年寫到老年,從黑發(fā)寫到白發(fā),孜孜不倦地從事山河大地的寫作,故被人譽稱為“我國當代生態(tài)文學的先驅者”。

傅菲跟以上三位有所不同。他從城市潛入閩北榮華山下,回歸自然,安頓自己的心。他追求天人合一,體驗人和自然的融合,感受人與外界的同頻共振,考察生命的輪回,研究自然的法則。他尤其關注山中的氣象,觀察星星、月亮、日落、暴雨、彩虹、云、雪——仰望星空,使自己的心態(tài)平和。面對浩瀚宇宙,他感到自己只不過滄海一粟。通過山居觀察,認識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享受自然,過一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

最近美國《華盛頓郵報》評選出“回歸自然”是人類所能享受的十大奢侈生活方式之一。

傅菲深入山林草木之中,感受大自然的微妙,美不可言。只要你用眼注視,用耳諦聽,就會發(fā)現(xiàn)天是云的居所、風是溪的翅膀、花是春的閨女、鳥鳴是林間的天籟。仔細觀察每一棵樹、每一朵花、每一只鳥、每一條魚,都有高度適應環(huán)境的形體、線條、色澤。即使是同一棵樹、同一朵花、同一只鳥、同一條魚,在迥異的氣象、季節(jié)、光照下,都會呈現(xiàn)不同的姿態(tài)。他感悟到:山中的草木、昆蟲、鳥獸,或曇花一現(xiàn),或長命百歲,各有自己的開端與終結。它們自自然然,榮榮枯枯,既不歡欣,也不悲苦,生也至美,死也至美。這就進入了齊動靜、等生死的生命哲學境界。

自然文學的稱謂,有個演變過程。20世紀80年代中期,人們常說的是環(huán)境文學。當時在冰心、王蒙帶領下,我們創(chuàng)辦的《綠葉》雜志就是一份環(huán)???。筆者和編輯家章仲鍔、劉茵合編近兩百萬字的《碧藍綠文叢》,就是作為環(huán)保讀物,交給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筆者與王蒙、雷達、李敬澤等評委,曾在時任全國人大環(huán)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曲格平先生領導下,舉辦過第一屆環(huán)境文學評獎活動。當時國務院設有環(huán)境保護總局,后升格為環(huán)境保護部,又在2018年3月改設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在這個過程中,環(huán)境文學逐漸改稱生態(tài)文學。但近年來的出版物、報刊、評論家們,更多地稱生態(tài)文學為自然文學,也許這一命名更精確、科學、全面。

考察自然文學的歷史,源遠流長。自然資源保護觀念的提出,可以上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代。公元前三世紀,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就曾在《王制》中提出保護自然資源的思想,說萬木繁衍、生長的春天,不得進山砍伐林木;魚鱉懷孕育子之時,不得入水撒網(wǎng)捕撈:“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鱔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惫?21年至公元前206年,中國的《秦律·田律》規(guī)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為灰,取生荔、麛卵鷇,毋毒魚鱉,置阱罔。”此后歷經(jīng)漢、唐、明、清,關于飲水、空氣、土地的污染,均有提醒和記錄。

近二百年來,美國更出現(xiàn)了多部自然文學的經(jīng)典著作,如《瓦爾登湖》《醒來的森林》《沙鄉(xiāng)年鑒》等。

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康科德,畢業(yè)于哈佛大學。他認定自然是美好的,應以自然為師。人類應到自然中尋找生活的意義。他反對奢侈,主張過最簡樸的生活,認為財富越多,美德就越少。1845年起,他拿了斧頭、鋤頭等幾件工具,孤身跑進瓦爾登湖畔的山林中,砍木造屋,開荒種地,播種豆子、玉米、蔬菜籽,過起自食其力的生活。同時觀察自然萬物、看書寫作。根據(jù)兩年多的所見所聞所思,寫了一部自然隨筆集《瓦爾登湖》,成為劃時代的巨著。

約翰·巴勒斯(John Burroughs)1837年生于紐約卡茨基爾山區(qū),后長期住在哈德遜河畔的鄉(xiāng)間小屋,過著農夫兼作家的雙重生活,用鋤頭和筆在土地和白紙上辛勤耕耘。他最高興的事,是讓自己和讀者長期待在原野上、樹林里以及潺潺的溪流邊。他的名作《醒來的森林》《清新的原野》受到包括西奧多·羅斯??偨y(tǒng)、發(fā)明家托馬斯·愛迪生、詩人沃特·惠特曼在內的廣大讀者熱愛。他一生都沒有離開大自然,生命垂危才回到家鄉(xiāng)。他去世后,美國成立了巴勒斯紀念協(xié)會,每年4月他生日那天,向自然文學創(chuàng)作中有突出貢獻者,頒發(fā)約翰·巴勒斯獎章。

奧爾多·利奧波德(Aldo Leopold,1887—1948)生于美國艾奧瓦州伯靈頓市。1909年畢業(yè)于耶魯大學,獲林業(yè)碩士學位。1935年他在威斯康星河畔購買了一座廢棄的農場,帶領家人從事生態(tài)恢復和觀察四季物候現(xiàn)象的工作。根據(jù)多年詳細記錄,著有《沙鄉(xiāng)年鑒》,在人類史上首次提出“大地倫理”觀點。他在書中指出,傳統(tǒng)倫理只是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倫理,而大地倫理則是處理人與大地以及人與大地上生物的關系,其基本原則是:“一件事物,當它傾向于保護生命共同體的完整性、穩(wěn)定性和美時,就是正確的,反之,就是錯誤的?!边@里的“完整性”,指的是多樣性。利奧波德在書中強調,如果我們能夠把土地看成一個郡落,而了解到我們人只不過是這個郡落中的一個成員,那么就會對同一個地球上的一草一木、一禽一獸百倍地愛護、珍惜。由于“大地倫理”觀點的提出,利奧波德的《沙鄉(xiāng)年鑒》當之無愧地成為環(huán)境保護主義者的“圣經(jīng)”。

榮華山位于福建浦城縣仙陽鎮(zhèn)東南,屬于武夷山余脈北端,南浦溪繞山而過。那里山峰綿綿,草木蔥蘢,方竹爭翠,泉水甘洌,是個觀察大自然的好去處。

傅菲客居于此,植樹種茶,燒飯讀書。他與種地的、捕魚的、養(yǎng)蜂的為伍。一年多的時間里,他走遍了那里每一個野谷,爬越了每一個山梁,踩遍了南浦溪每一個荒灘。他觀察風霜雨雪,細看鳥巢蟻穴,注視樹葉間瀉下的光線,聽聽布谷蟬鳴,聞聞溪水潺潺,喜見所栽秧苗漸漸長大。身在山中,自得其樂。一個人當他完全擁有自己的時候,也是他最充盈、最愜意的時光。

傅菲是個詩人。他詩意地棲居、觀察、寫作。他用詩的語言,擬人的手法,描繪他見到的春夜山中電閃雷鳴的情景:“戴著面具的人,在一朵荷花上舞蹈,裸美的肌膚涂抹了一層露珠。面具銀白,如古老的銅鏡。長發(fā)遮蔽的大地,在面具的照射之下,露出靜謐的睡姿,山巒起伏,草澤隨時會噴出泉水,魚戲荷田于東。荷花在顫抖,舞者搖曳多姿。她的裙裾被風鼓起,隨腰身旋轉,越來越迷亂。她發(fā)出了一種飛瞬即逝的銀光,穿透了云層、密林、蟲洞,和我們的恐懼。光消失之后,她開始唱歌,歌聲由遠及近,從天邊雪球一樣滾來。雪球越滾越快,越滾越大,從山巔碾壓而來,落在我屋頂,碎雪在窗外紛揚?!?p/>

春夜的雷電,如銀鞭般催發(fā)萬物生長,讓枯草發(fā)芽,花開枝頭,泥土濕潤。

有一次傅菲進入閩北浙西的深山密林,意外見到了一種名叫白鷴的珍禽。白鷴頰紅羽白腹黑,翅短尾長,性機警,常棲止于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紳士般悠閑踱步,民間視之為吉祥物。我的好友王星泉是一名工藝美術大師,他有幅大型漆畫《珙桐白鷴》陳列于人民大會堂四川廳。這足證白鷴是多么珍貴、艷麗、高雅。

由此可見,你只有進入高海拔密林里,才會欣賞到“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美景美色;只有在原始森林里,你才能看到疊翠千丈、遮陰蔽日、藤蔓纏繞、落葉盈尺的林貌;只有在尚未被游人涉足的地方,你才會觀賞到高樹古木、珍禽異獸、奇葩碩果、靈芝妙藥;只有在環(huán)境未被破壞的地域,你才會觀察到松杉競生、喬灌咸長、雜草茂盛、蕨類葳蕤的林容。在高山密林里,萬物生存競自由:巨蟒似的絞殺植物緊緊盤繞于樹干,野雉在林梢上飛翔,猴子在枝丫間攀緣,長蟲在密集空間里蜿蜒穿行,林間空地流瀉著美妙的鳥鳴。只有在無人到過的荒蠻之地,你才能領略到原汁原味原生態(tài)的景觀。

筆者閱讀范圍有限。請允許我把本文中談及的葦岸、冬林、徐剛、傅菲四位文友,視作四根粗大的圓柱子,加上其他作家,合力頂撐起當代自然文學的大廈,巍然矗立在散文原野之上,組成一道被讀者注目的亮麗風景。

讀《深山已晚》,頗有收獲,欣喜之余,寫下幾句點贊的話,權作序文。

張守仁

2019年1月于北京西黃寺

張守仁 (1933—),上海市崇明區(qū)人,著名翻譯家、編輯家、散文家。1953年、1961年先后畢業(yè)于南京外國語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1978年8月參與創(chuàng)辦《十月》雜志。曾任魯迅文學獎第一、二、三、四屆評委,《十月》雜志副主編,“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編審委員會副主任。

著有散文集《廢墟上的春天》《文壇風景線》《你就是愛》《尋找勿忘我》《愛是一種傷害》,譯文集《道路在呼喚》《魏列薩耶夫中短篇小說集》《屠格涅夫散文選》等。

媒體評論

傅菲,探尋生活和心靈的真相,關注底層人的生存狀態(tài)和內心的掙扎,傳遞個人生命的體驗以及對生命和自然所發(fā)生的溫暖,直指人心和人性。

——第十八屆百花文學獎授獎詞

傅菲在散文寫作上,進一步開拓自己的寫作維度,他投身大自然,寫出大自然系列作品,創(chuàng)造了屬于傅菲的山地美學。他強調了人的自然屬性、自然的生命屬性、自然給生命的啟示,以及自然亙古的法則和倫理。他把自然和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人與自然的同頻共振,并以詩性潔凈的語言,精準地表達出來。從某種角度上說,人和自然,互相照耀,互為主客,彼此印證。

——2019年度儲吉旺文學獎優(yōu)秀作品獎授獎詞

從日常和平常入手,從生活的具體和層疊的煙火入手,傅菲《深山已晚》卻建立起了可貴的詩性和讓人驚艷的陌生,在他的這些文字中我們原以為的熟悉和司空見慣都改變了樣貌,成為了流淌的、氤氳的詩,它回蕩,它曠遠,它包含著滋味,同時,它又折射著日常生活中易被忽略的折光。

——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李浩

編輯推薦

·深入原始大山區(qū)潛心創(chuàng)作多年,創(chuàng)造新山地美學

本書是江西作家傅菲深入武夷山北部余脈榮華山和浙閩群山等原始大山區(qū),客居一年多,同大自然親密相處而創(chuàng)作的散文作品集。作者講述人與自然的關系,通過描繪美輪美奐的四季風光和山野奇遇,將山川之俊美、江河之綺麗、林木之秀美以文字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這是一種體驗式的觀察自然,記錄自然,認識、尊重自然的美,也是在傳達普通自然之景下的深遠意境,體現(xiàn)大地萬物的生命價值,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山地美學,是一部具有美學格調的寫作范本。

·作為自然的布道者與回歸者,探尋心靈真相,傳遞生命體驗

作者在書寫自然的同時,也格外關注人的生存狀態(tài)。群山河流、芭茅山林、日月晨昏、鄉(xiāng)俗市井,構成了繁熱又寂寞的深林生活,作者在其間探尋生活和心靈的真相,傳遞個人生命的體驗和溫暖,直指人心和人性。作為自然的布道者與回歸者,傅菲在書中構建了一種人文理想,既有生態(tài)自然與倫理情感的美學體驗,也有人文精神終極關懷,充滿了思辨哲理。

·文筆優(yōu)美,詩意叢生,極富自然趣味

此外,傅菲的文字平正奇崛,縝密精微,簡約又富于張力,飽含著濃濃詩意,似一壺釀造多年的醇厚古酒,濃郁香甜。同時又帶有一種深刻內省、挽歌式的抒情,獨有的浪漫激情與連綿的生命氣息縈繞其中,極富自然趣味,展現(xiàn)出了性情真摯、言之有物的散文特質,文筆優(yōu)美,詩意叢生,帶給讀者活色生香的視聽享受。

精彩預覽

聽星寺

閩北多寺廟,一個村一個。寺廟大多簡單,一間或兩間簡易的屋舍,一個或兩個僧人。寺廟一般建在山腰,或山坳的入口,有溪流和幾塊菜地。

在榮華山半年之后,一個茶客告訴我,說北山有一個寺廟,很小,比茶寮還小,只有一個僧人,僧人已經(jīng)有十幾年沒下山了。我很想去看看,覺得這個僧人有意思。寺廟叫什么?我說。茶客說:寺廟好像沒有名字,本地人叫它一人廟。

我不愛去寺廟。即使去了寺廟,我也不進大殿。我知道,大部分寺廟里的僧人,與信仰無關,只是一門職業(yè)。

預備了一些米面,我去一人廟。

山道狹窄,一直彎向北山。北山有一片闊葉林,烏青青,大鳥一樣棲落。我去過幾次。寺廟在哪兒,我也不知。山上風急,樹葉嘩嘩嘩翻轉。鷹掠過,脫線的風箏一般。北山有三個山梁,兩個山坳。站在山巔橫路上,縱目而去,山巒起伏,深秋斑斕的色彩顯得有些夸張。烏桕黃黃的樹冠,在林中,格外顯眼。東去的溪流穿過盆地,如游動的巨蟒。收割后的田疇像墜落的樹葉,河汊如葉脈交錯縱橫。

俯瞰中,我搜尋寺廟??梢暰€里,全是密密匝匝疏疏淡淡的樹林。一個茶寮一般大的寺廟,在樹林里,相當于一頭酣睡的獸。從橫路往下邊的山梁走,一個山坳一個山坳繞過去。山中有小路,是采藥人、伐木人和獵人走的。

過了一道山梁,看見一塊黑瓦屋頂。屋頂遮掩在烏桕樹下。山梁有一條小路通往烏桕樹。小路鋪了不多的石塊,石塊的縫隙里長了疏疏的野草。灌木直條條,干硬枯瘦。

黑瓦房有兩棟,一前一后,房子與房子側邊有低矮的石墻,圍成一個四邊形的院子。房前,還有一塊不大但略顯空闊的院子。前院種了兩棵并不粗壯卻高挑的銀杏樹。銀杏枝頭彎曲,綴滿白果。前院干凈,夯實的黃泥地面讓人覺得舒爽,側邊種了幾棵桃樹,粗大,結了桃漿的樹干光溜溜。樹下的指甲花開出零星的幾朵,花色慘白。

“住持。住持?!蔽以谠鹤永锝辛藥茁?。無人應答。

門是打開的。堂前擺了一張木桌,桌上供了一個等人高的木雕彌勒菩薩。木桌前的矮桌,板結了許多蠟燭油。

進了門廳,到了屋舍之間的院子。院子右側邊有一口方井,井口四方形。一個木桶掛在井邊的桂花樹上。吊水的長竹篙斜靠在井欄。高大的烏桕樹,把井欄蓋住。井口有木蓋。我提起井蓋,往里看,一股冷風涌上來,深不見底,綠水回蕩。院子左側邊有一棵矮小的羅漢松,幾缽蘭花,和一個黃褐色的杜鵑樹根。一張木板拼接的茶桌,擺在樹根側邊。圓木截下來的樹樁,有四根,當作凳子。我挨在后房門口,又叫:住持,住持。

已是中午,住持會去哪兒呢?我回到前院,拖了一把竹椅子,坐了下來。走了兩個多小時的山路,有些累,腿發(fā)酸。我猜測不了住持去哪兒了。一個十幾年不下山的人,會去哪兒呢?四周是莽莽青山。從背包里,我掰了兩個花卷吃。我有低血糖癥,每次上山都要帶花卷。吃完了花卷,竟然坐在椅子上睡著了。

醒來的時候,身上蓋了一條薄抱被。站起身,看看無人。我去后房,見一個六十來歲的老僧,坐在小方桌邊吃飯。我叫了一聲:住持,你好。他站了起來,合十,擺上碗,請我一起吃飯。菜只有一碗煎辣椒一碗熏豆干。我吃了兩碗。

吃飯的時候,我們都不說話。我時不時抬眼望他。他清瘦,臉肉有些干癟,眉毛長長發(fā)白,額門開闊。他的眼皮有些長,似乎蓋住了眼眶。他白凈,通透。住持叫一星。是山下小鎮(zhèn)的人,出家三十多年了。這個寺廟是他一手建起來的,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我不知道他為什么出家,也不方便問。

住持上午去南山摘山楂去了,采了一提籃。南山低矮的山坡上,多山楂樹。野山楂果小,但甜脆。我之前也摘過。生山楂焐酒,干山楂煮粥,都是極好的山珍。他提井水,洗山楂,用一個圓匾晾曬在井蓋上。

“住持,這個寺廟叫什么?我都沒看到匾牌?!蔽覇?。

“不是所有的寺廟,都要匾牌。山下人叫這里一人廟。”他說話有點口吃。可能與他很少說話,語言功能退化有關。

這是他們叫的,你取的寺名叫什么。我問。

“聽星寺?!?p/>

“聽星寺。聽星寺?!蔽艺f:“有什么緣起嗎?”

“小時候,我常來這里砍柴,山下有一條彎路去鎮(zhèn)里。出家之前,我在這里搭草寮,供上山的人躲雨歇腳。有時,我也會來這里過夜。有一次過夜,我聽到了輕輕的說話聲,我知道沒有人,可怎么會有說話聲呢?我看見滿地星光,我想,我可能聽到了星星在說話。我便想在這里建一個寺廟,可以和星星做伴。”住持說。他的語氣溫婉,清脆。

我說:你可以題一個匾牌。

題不題都一樣。他說。

我說:我可以在這里住一夜嗎。

當然可以。住持說。

下午,和住持一起去摘山楂。山楂過幾日,便完全萎謝了。順帶的,我采了半籃子獼猴桃。

太陽斜照。我一個人吃了飯。過午不食,是僧人的飲食習慣。

我們坐在院子里,說了很多話。我好奇,為什么他十幾年都沒下山呢?他的父母兄弟呢?他生病了怎么辦呢?我又始終開不了口問他。我是俗人,想的自然也是俗事。

人的修行有多種。宗教徒有修行,塵世中的人也有修行。從廣義上說,修行是凈化自我靈魂的過程。崇尚自然,是一種修行。善待自己和他人,是一種修行。修橋鋪路,是一種修行。解除他人痛苦,是一種修行。修行的人,面目不猙獰,慈善,溫和。

一個十幾年不下山的人,是徹底斷了塵世欲念的人,是一個了無牽掛的人,是一個豁達開闊的人,是一個潔凈透明的人,是一個可以聽見星星說話的人。

夜晚很快來臨。油燈亮起來。住持休息去了。

在側邊一間客房,我靠床休息。星光映照出來,稀稀。地面如蒙霜。我來到院子里,秋蟬吱吱吱叫,時斷時續(xù),聲音微弱。風噓噓噓,由樹葉搖過來。

坐在井欄邊,我抬頭仰望星空。星空淡白,略顯灰蒙。星星懸而不落,如樹葉懸掛的露水。稀落的星星,展開了天空無垠的曠野。

油燈亮著黃豆一樣的光。酣睡中的人,如星星一樣枯寂,山露一樣飽滿。山下,迷蒙一片。遠處山巒黑魆魆。溪澗在山谷,嘩嘩嘩。

高大的烏桕樹,在地上浥下單薄的樹影,若有若無。低矮的禪房,在山林之中,若有若無。許是山中潮濕的緣故,墻根和臺階長滿了青黝色的苔蘚。額頭濕濕的,晚露深重。我和衣而臥,不一會兒,鼾聲響起。

天麻麻亮,我聽到了屋外打井水的聲音。撲通,撲通,是水桶扔下水井的聲音。他開始澆花,澆樹。我繼續(xù)睡,卻毫無睡意。

“施主,可以喝粥了?!碧煊辛税琢辽〕衷谖议T外招呼了一聲。我應答了。去喝粥時,住持又不見了。我估計他又去采摘什么了。住持一直不問我名字。我也不問住持名字。我們彼此不問昨天,也不關心明天。我喝了一大碗山茶,喝了兩大碗粥,在小方桌上留了簡短紙條:大師,星光溪聲甚好。

回到自己的住地,伙房的人正在吃早餐。他們問:你昨天去哪里了,也不和我們打個招呼,我們擔心一個晚上呢,至少也該來一個電話,報個平安。我心生愧疚,說,在一人廟住了一夜,也是臨時決定的,山上打不了電話。

哦。老僧叫黃子真,我們同村的?;锓康睦乡娬f。

我沒想到,你們還是鄰居,老相識。我說。

黃子真年輕時在小學教過幾年書,他寫得一手好毛筆字。鎮(zhèn)里一個姑娘愛上了他,他們結了婚。那個姑娘可是個美人,心地十分善良。他們是鎮(zhèn)里最恩愛的夫妻了。他天天給她洗臉,梳頭。她上床,他給她脫鞋子。她下床,他給她穿鞋子。他們一起去河里洗衣洗菜,一起上山摘茶葉,一起在荷塘劃船采菱角。過了兩年,黃子真的愛人病了,得了肺病。黃子真帶她去了很多地方看醫(yī)生,也看不好。她熬了三年多,撒手走了。最后半年,她連走路也挪不了步子,瘦得皮包骨。她死在了他懷里。愛人死后,他一直陰郁。親友勸他再找一個,他也沒答應。陰郁了好幾年,他上了山,搭了一人廟。他守在廟里,很難得下山。

老鐘說這些話的時候,我想起山上的星星。只有那些星星,才配得上他的孤獨。

線上商城
會員家.png 書天堂.png 天貓旗艦店.png
會員家 書天堂 天貓旗艦店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png   微博二維碼.png
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

微信號:bbtplus2018(工作時間)
電話:0773-2282512(工作時間)

我要投稿

批發(fā)采購

加入我們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

色香色欲天天天综合无码专区,久综合东京热精品视频,欧美黄色一级视频久久免费,天堂AV天堂资源网 免费国产无遮挡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