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的《哀歌——論文明的悲劇觀念特質(zhì)》從文化人類學的意義上探討了文明發(fā)展的特質(zhì),這種特質(zhì)因為人類心理和社會的諸方面成因,乃是一種符合悲劇觀念的悲劇特質(zhì)。
本書分為“本源”、“死床”和“物哀”三大部分。對傳說、神話、史書記載進行意向解讀,剖析了其中的悲劇觀念、悲劇思維;從心理、政治、倫理、性別等方面展現(xiàn)了超越選擇的四種沖突;同時也從悲劇觀念的消極美學角度詮釋了悲劇觀念的形而上的形態(tài)。
書的內(nèi)容富有哲學內(nèi)涵和思辨,從人類心理、人類文化和世界觀的層面展現(xiàn)了文明的悲劇特質(zhì)。
梁超,浙江杭州人,藝術史與美學博士。學者,作家,策展人。從事美學研究、當代藝術批評、展覽策劃?,F(xiàn)為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目錄
章:本源——悲劇的母題意義:《吉爾伽美什史詩》的意象閱讀
節(jié):悲劇的本源:人類死亡意識及其詩性升華
第二節(jié):兩河文明的悲劇基調(diào)與《吉爾伽美什史詩》
第三節(jié):至第六塊泥板——英雄悲劇:鋪墊及倫理沖突意象
第四節(jié):第七至第九塊泥板——死亡悲?。号R終體驗和葬禮意象
第五節(jié):第十至第十一塊泥板——洪水悲劇:神格革命及永生意象
第六節(jié):第十二塊泥板——死后續(xù)存意象和道德意象
第二章:死床——悲劇特質(zhì)的四種沖突
節(jié):選擇的發(fā)生以及文本的可寫特性
第二節(jié):倫理沖突:個體價值體系的建立及其暴力背景
第三節(jié):自由沖突:社會自由制度對于個體自由額度的審判
第四節(jié):性別沖突:性倫理及性別政治的文明史
第五節(jié):層次沖突:與讀者訴求的博弈政治及其形而上的追求
第三章:物哀——悲劇的形而上形態(tài)與文明的消極美學氣質(zhì)
節(jié):消極美學品位以及公眾社會的美學權力博弈
第二節(jié):陰翳
第三節(jié):荒蕪
第四節(jié):侘寂
第五節(jié):無題
后記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