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靜脈——桂林文化城的另一種溫故》一書由43篇隨筆組成,作者立足桂林這一文化地點,以抗戰(zhàn)時期為時間切入點,書寫了這一時間段在桂林的人、在桂林發(fā)生的事情、在桂林的建設,內容涉及文化、飲食、旅游等方面,重現(xiàn)了一個鮮活的“文化城”的形象。
“桂林文化城”是指1938年10月廣州、武漢相繼失陷以后,到1944年11月10日桂柳相繼陷落以前,在桂林呈現(xiàn)的抗戰(zhàn)文化現(xiàn)象。本書從多個側面記敘了桂林作為文化城在抗戰(zhàn)期間的部分歷史截面和文化意蘊。是一本挖掘桂林抗戰(zhàn)文化、歷史文化、地域文化的深入淺出之作。
黃偉林,北京師范大學文學學士、文學碩士,武漢大學文學博士?,F(xiàn)任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孔子的魅力》《中國當代小說家群論》,執(zhí)行主編《廣西文化符號》《抗戰(zhàn)桂林文化城史料匯編》(十五卷),曾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駿馬獎”、莊重文文學獎、廣西文藝創(chuàng)作銅鼓獎。
桂林城最有名的山1
文化城之前的桂林城8
戰(zhàn)時文化中心13
紅色布局文化城19
東方日內瓦的構想26
文化城的“桂”文化元素31
文化城對廣西的意義37
文化城的報紙45
桂林的文化區(qū)——良豐52
八桂廳·廣西建設研究會58
中國首次火炬公唱發(fā)生地63
胡政之創(chuàng)辦桂林版《大公報》69
抗戰(zhàn)時期的湘漓源頭辨75
《啞子背瘋》81
海明威抗戰(zhàn)桂林行89
當年如何欣賞桂林山水97
齊邦媛記憶中的桂林歲月106
《韓康的藥店》111
曾經有個中華文學院117
廣西話劇之濫觴122
鄒韜奮“流亡”桂林128
警報時間創(chuàng)作的文學名著134
廣西省政府和廣西大學遷至桂林141
張潔的童年記憶146
胡適給桂林留下的154
五五旅行團游桂林163
西南抗戰(zhàn)的門戶城市169
戲劇城174
雁山公園·廣西師專179
尋找文化城留下的大學183
抗戰(zhàn)時期的“桂林三寶”189
正宗的桂林米粉196
文化城的桂林菜202
桂林三記207
文化城特產213
曾經的“東方巴黎”221
桂林城227
城中之城話皇城232
文化城究竟有多少共產黨236
月牙山豆腐243
桂林還有什么甲天下250
20世紀30年代的桂林花橋262
后記271
大學畢業(yè)回到桂林后,我才知道歷史上曾經有個抗戰(zhàn)桂林文化城,知道曾經有許多文化人在桂林這座城市書寫了那個年代中國文化壯懷激烈的篇章。但當時的我對抗戰(zhàn)桂林文化城并不太重視,我覺得那些文化人不過是這座城市的過客,他們與這座城市不過是一種旅居的關系,而且,許多描述抗戰(zhàn)桂林文化城的文字給我一種千人一腔、眾口一詞的感覺,這種情形讓我產生某種“審美疲勞”,因此,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我對“抗戰(zhàn)桂林文化城”這個概念有點麻木不仁。
隨著對這座城市的了解日益增加,“抗戰(zhàn)桂林文化城”這個概念越來越多地沖擊我的認知。我意識到我對這座城市、對這座城市曾經有過的那一段歷史了解太少,先入為主的觀念造成了我的“智障”,我希望自己能夠走出這種“智障”,真正了解這座城市,了解這段歷史,了解這個人們耳熟能詳、津津樂道的“抗戰(zhàn)桂林文化城”。
然而,真正的了解談何容易。歷史的結果只有一個,歷史的過程變幻莫測。走進“抗戰(zhàn)桂林文化城”,觸摸到的是千頭萬緒,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哪怕站在今天的高度回望,哪怕歷史的結果早已水落石出,然而,在歷史過程的層巒疊嶂中,我仍然做不到一目了然。
好在我并不冀望于一目了然,也愿意徜徉在歷史的山重水復中。人們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殊不知,“抗戰(zhàn)桂林文化城”也有其千山萬水、洞奇石美。在歷史的萬水千山中探訪幽洞,品鑒美石,亦不失為賞心樂事,足以成就休閑時光。
寫了好幾百字,反復出現(xiàn)的都是桂林,很容易給人井底之蛙、一葉蔽目的感覺。其實,“抗戰(zhàn)桂林文化城”,說的是桂林,又不是桂林。如此說來,30多年前我最初接觸這個概念時的感覺也有幾分真切。一個大時代,曾經給予了桂林以抗戰(zhàn)文化城的生機;一座桂林城,曾經給予了那個大時代卓然獨立的犧牲。也許人們以為我是在以那喀索斯的姿勢打量一座城市的山水倒影,其實我念茲在茲的是生生不息的中國人文。
《歷史的靜脈——桂林文化城的另一種溫故》寫的是抗戰(zhàn)文化城時期的桂林,話題眾多,資料豐富,篇幅短小,輕松可讀,堪稱一部挖掘桂林抗戰(zhàn)文化、歷史文化、地域文化的深入淺出之作。
海明威抗戰(zhàn)桂林行
2015年秋天,在廣西師范大學圖書館里,我逐張翻閱1941年出版的桂林版《大公報》,無意中,竟然讀到了海明威到桂林的消息。
我上大學的時候,海明威是當時最具影響力的外國作家之一。
在那個文學時代,他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和《喪鐘為誰而鳴》,以及對他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起了重要作用的中篇小說《老人與?!?,幾乎成為我們的必讀書。
直到大學畢業(yè),我回到桂林,有好些年時間,我還會在課堂上津津樂道海明威及其他所代表的美國“迷惘的一代”作家群?!懊糟边@個詞,籠罩著我的青春期。
但很長時間里,我不知道,海明威曾經到過中國,甚至到過桂林。
為了了解海明威當年在桂林的情況,我專門購買了楊仁敬的《海明威在中國》一書。此書較詳細地記述了當年海明威到中國的情況。
海明威是在1941年3月到中國的。當時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已經持續(xù)了將近十年,離太平洋戰(zhàn)爭不到一年,海明威以紐約《午報》記者的身份攜其新婚妻子瑪莎·蓋爾虹到中國訪問。
海明威此次訪問中國并非游山玩水,而是負有特殊使命。他需要了解蔣介石與日本的戰(zhàn)爭打得怎么樣,中國發(fā)生內戰(zhàn)的威脅怎么樣,日蘇條約簽訂后有什么影響,美國在遠東的地位如何,造成美日開戰(zhàn)的因素是什么,如何避免美日開戰(zhàn)而把日本給拖在遠東等一系列問題。
這些問題都是當時美國人最關心的問題。
當時的海明威還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已經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三部長篇小說代表作都已經出版,聲望如日中天。因此,海明威的中國之行得到中方的高度重視,蔣介石和宋美齡親自請海明威夫婦共進午餐,并與海明威整整交談了一個下午。海明威甚至秘密會見了周恩來。
根據楊仁敬的記述,海明威到中國的路線是這樣的:1941年2月,海明威夫婦從夏威夷飛抵香港,在香港停留了一個月,了解中國情況,確定訪華活動計劃。3月,海明威夫婦乘飛機離港越過日軍封鎖線到廣東省的南陽,又由南陽轉乘汽車去韶關國民黨第七戰(zhàn)區(qū)前線司令部,訪問了前沿陣地的士兵。4月4日坐汽車轉火車到達桂林。6日乘載運輸鈔票的飛機由桂林飛往重慶,會見了蔣介石等國民黨軍政要人。9日由重慶飛成都參觀軍事學院和軍工廠等。13日飛回重慶。14日出席了各抗日團體聯(lián)合舉行的歡迎會,秘密會見了周恩來。16日離重慶飛昆明,然后從昆明乘汽車沿著滇緬公路離開中國。
桂林版《大公報》1941年3月15日創(chuàng)辦,恰好趕上海明威夫婦這次中國之行。于是,我們在桂林版《大公報》1941年4月1日第四版看到這樣一條消息:
美記者赫明威
在韶酬酢甚忙
日內即將來桂
我讀到這條消息的時候,真是意外的驚喜。雖然我早已從楊仁敬的著作中知道了海明威到桂林的情況,但能夠在桂林本地的報紙上讀到海明威到桂林的消息,自然有一份特別的親切感。從這條消息可以看出,海明威到桂林是當時的一件大事,以至于桂林版《大公報》會進行預告。
接著翻報紙,又讀到一條消息:
曲江三月二十七日專訪
美國著名作家兼午報記者赫明威夫婦,為搜集我國抗戰(zhàn)資料,由美抵港匝月,本擬二十一日抵韶,旋因天氣不佳,班機改期,延至二十五日始乘中航公司“南京號”飛機抵此。事前此間派出專員至南?歡迎。赫氏二十六日上午十一時訪謁余司令長官漢謀,作五小時之談話,余長官并邀蔣副長官、徐副總司令、朱處長等作陪。赫氏對于華南戰(zhàn)局,探詢甚詳,余長官談一一作答,資料提供甚多,并持出軍用地圖,指陳我敵目前形勢,赫氏極表滿意。三時二十分辭出,頻致謝意。二十七日,赫氏到南華古剎、暨在韶附近之建設、名勝參觀,三數日后將赴粵北各地視察,旬日后方能回韶轉往桂林。
我在讀這條消息的時候,有點少年時代讀章回小說充滿期待的心情:故事正在發(fā)生,且聽下回分解。
然而,我繼續(xù)往下翻,1941年4月6日桂林版《大公報》第三版,竟然是這樣一條消息:
赫明威
明日赴重慶
本報專訪
美作家赫明威夫婦抵桂后,聞赫氏正閉門寫作,酬酢甚少。昨午據赫氏夫人親語記者:“予等定下星期一即赴重慶觀光。”
接下去,在桂林版《大公報》1941年4月13日第二版,消息這樣寫道:
赫明威
昨由蓉返渝
成都十一日中央社電
美作家赫明威定十二日晨由蓉返渝。
重慶十二日中央社電
中美文化協(xié)會,中國新聞協(xié)會等九文化團體,定十四日下午茶會歡迎赫明威。
我不知道桂林版《大公報》如此興師動眾地預告海明威的桂林之行,而當海明威真正到了桂林之后,為什么會以如此低調簡略的文字對待?真是吊足了讀者的胃口,卻以極其令人掃興的方式結束。
我只好重新打開楊仁敬的《海明威在中國》。重讀此書,我感覺我找到了桂林版《大公報》如此對待海明威桂林之行的原因。
根據楊仁敬的記述:
(海明威夫婦)參觀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海明威稱贊桂林是“中國最美麗的地方”。當他參觀七星巖洞時,看到數千人擠在洞里躲避日本飛機的轟炸,非常同情老百姓的遭遇,對日本的騷擾深為氣憤,他希望那風景如畫的大自然美能恢復原貌。
楊仁敬為撰寫《海明威在中國》這本著作,采訪了海明威到中國訪問時的翻譯夏晉熊教授,就“海明威在桂林時很欣賞桂林的山水嗎”這個問題對夏晉熊教授作了提問,夏晉熊教授的回答是:
是的。他參觀了幾個大巖洞,看到洞里鐘乳石的千姿百態(tài),贊不絕口。但當時日本飛機常來轟炸,幾個有名的巖洞幾乎都變成防空洞,有個洞可容納幾萬人。
海明威在小說里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很簡潔,但他對桂林山水非常欣賞,認為它們是富有中國特色的自然美。
海明威回到美國后不久,1941年6月,一位美國記者英格索爾在《午報》發(fā)表了一篇《海明威訪問記》,其中有這樣的敘述:
在前線呆了一個月,海明威夫婦乘舢舨、汽車和火車,從陸地上涉水爬山到達桂林。這個行程原先沒有安排,但他們跑了兩個月,所到之處人們都告訴他們:桂林是中國最美麗的地方。他們后來在報導中也說,桂林是他們所見過的最美麗的地方。
“那兒有無數小山峰,看起來像一條巨大的山巒,但只有300英尺高。你在中國畫和印刷品中所看到的可愛的風景,有許多來自畫家豐富的想象力,事實上很像桂林山水的照片。那兒還有個名洞,現(xiàn)在用做防空洞,可容納3萬人?!?p/>
然而,海明威的桂林之行,自然景觀令他滿意,社會環(huán)境卻令他很不愉快。30多年后,1978年,瑪莎·蓋爾虹推出她的《我和他旅行記》,中國之行成了這本游記的第一章,其中有關于桂林之行的記述:
在桂林,U.C.失去了超人的忍耐力。他發(fā)了脾氣,在房間里到處跺腳,房間里沒什么東西可踢,他還是見了什么就踢。他大聲喊道:“這些狗娘養(yǎng)的玩藝兒!這伙不中用的臭狗屎!這群窩囊廢!這幫雜種!”第12軍軍部與桂林有某種通訊聯(lián)系,而桂林也可與香港聯(lián)系。幾天前,U.C.往桂林寫了封信,請他們向香港轉拍個電報:請求 中航在桂林把我們帶走??墒枪鹆值墓ぷ魅藛T卻怕麻煩,什么事也沒做。
中航定期航線上沒有桂林這個站,桂林只是裝卸貨物的??空尽T谙愀蹠r,我們就安排一班運輸機來載我們。天氣又恢復常態(tài),密集的大雨隨著狂風傾注下來,桂林在奇山異峰中略隱略現(xiàn)。那些陡峭的、尖尖的、金字塔式的山峰,披著綠色的盛裝,跟我在別處見過的山峰大不一樣。當你看到它們從云霧中高高聳起時,它們顯得那么美麗,那么充滿浪漫色彩。但它們對即將著陸的飛機來說,決不是一種安慰,而是充滿危險的復雜地形。我們真的完全給困在桂林的皇宮飯店。
那是我迄今為止被困的最糟糕的臟地方。墻上布滿了被弄死的臭蟲,臭蟲從木質地板上冒出來,在板床上四處亂爬。臭蟲除了咬人,臭味也很重,房間里有兩把竹椅,一張小桌,一盞煤油燈,一盆臟水,無痰盂可倒。走廊下面有一個水泥結構的小房間,里面有個精致的現(xiàn)代化瓷制沖水馬桶,但那房間卻與這設備很不相稱,地板上全是從馬桶里溢出來的水。里面臭不可聞,那個情景令人害怕。我在房間里到處都撒上了基汀斯粉,搞得整個房間像給一種芥末粉的旋風掠過似的。我倆爭論不休,究竟是睡在地板上還是睡在板床上更安全。
文中的U.C.即海明威。顯而易見,桂林的衛(wèi)生條件和服務態(tài)度都讓海明威忍無可忍。海明威不是一個隱忍的人,缺乏東方民族那種謙虛溫和的“美德”。我想,他肯定是以他粗暴的方式回敬了桂林的接待者。也就是說,海明威的桂林之行,主客之間一定有比較大的沖突,于是,我們才在極其高調的消息預告之后,遇到極其低調的報道。所謂“赫氏正閉門寫作,酬酢甚少”真實的含義可能是憤怒的海明威根本不接待桂林方面的媒體,以至于記者無字可寫,只能以這樣的文字對付海明威的桂林之行。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