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編寫了廣西師范大學從1932年建校至今85年來的三十余位著名教師的故事。他們都是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教師,如楊東莼、林礪儒、夏征農、賀祥麟、鐘文典、伍純道等,他們的身影和流傳的故事,彰顯著學校精神氣質的傳承,是形成學校獨有的文化品格的源頭。這些富有魅力的故事,以細膩的筆觸還原歷史真容,以客觀的視角描繪了風云變幻的時代里師者的風采,彰顯大學的人文精神。
王枬,女,1960年1月生,遼寧沈陽人。教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F(xiàn)為廣西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兼任自治區(qū)婦聯(lián)副主席,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政府參事。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原理”和“教師發(fā)展研究”。公開發(fā)表論文百余篇,出版專著及教材20余部。代表作有:論文“論教師職業(yè)的內在價值”;專著《美麗教師——教師職業(yè)美的研究》《智慧型教師的誕生》《教師印跡——課堂生活的敘事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承擔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3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廣西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獲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2項,獲廣西教育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2項。曾獲廣西“優(yōu)秀教師”、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廣西高校教學名師、廣西高校杰出科技人才、廣西優(yōu)秀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等稱號。
黃偉林,男,1963年12月生,廣西都安人。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F(xiàn)為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廣西文藝理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廣西桂學研究會副會長,廣西師范大學旅游研究所副所長。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國地域文化研究。出版有《孔子的魅力》《中國當代小說家群論》《人:小說的聚焦——論新時期三種小說形態(tài)中的人》《轉型的解讀》和《山水之都》等著作。曾獲中國作家協(xié)會“少數(shù)民族文學駿馬獎”、“莊重文文學獎”,廣西文藝創(chuàng)作“銅鼓獎”,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
好教師及好大學的模樣 1
廣西師范大學最初的模樣 10
廣西師范大學歷史沿革 24
唐現(xiàn)之:廣西高等師范教育的開拓者 25
楊東莼:在桂林締造“小莫斯科” 33
朱克靖:培養(yǎng)時代的領導者 42
薛暮橋:引領廣西農村經(jīng)濟調查 52
汪澤楷:勞人草草 60
沈起予:新文學的傳播者 68
馬哲民:從«資本論»談研究中國社會的方法 76
陳此生:廣納賢才的教務長 82
熊得山: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急先鋒 91
陳望道:紅豆院中的望道者 98
施復亮:抗日救國的堅強號手 110
楊 潮:指導組建“反帝反法西斯大同盟” 116
夏征農:半是戰(zhàn)士半書生 125
祝秀俠:助推新文藝風潮 132
鄧初民:服膺馬列主義的“安唐市長” 139
沈西苓:“影怪”辦劇團 147
曾作忠:首開廣西國立師院先河 159
林礪儒:暗夜中的掌燈者 171
謝厚藩:每次講課都重新寫講稿 181
陳竺同:民主進步運動的踐行者 189
陳翰笙:分秒必爭 化險為夷 195
吳世昌:紺山碧水供清思 203
張映南:傳播民主法治精神 210
吳燕生:為國育才的地質學家 215
宋云彬:妙筆生花 宣傳抗日 220
閻宗臨:打開放眼看世界的窗口 228
彭 慧:為女性發(fā)聲 235
穆木天:“巴爾扎克迷”的文學講評 243
林煥平:筆耕不輟的文學評論家 251
張畢來:兼顧學術的民主戰(zhàn)士 260
譚丕模:學高身正的文學史家 266
歐陽予倩:以話劇推動民主運動 274
曹伯韓:引導學生將知識帶入現(xiàn)實生活 282
楊榮國:用馬克思主義詮釋思想史的先行者 288
王西彥:聽從良心的呼喚 294
舒 蕪:邕江江畔獨彷徨 300
陳一百:一生致力于師范教育 307
馮 振:數(shù)十年樹木長清陰 312
梁唐晉:延續(xù)學校與王城的緣分 319
萬仲文:愿為一粒栽花土 共造人間爛漫春 331
黃現(xiàn)璠:壯家男兒學貫古今 卅載風華情系師院 339
鐘文典:“走”進歷史深處 348
賀祥麟:博學率真的外語教授 359
張云瑩:教書育人 鞠躬盡瘁 369
趙佩瑩:被毛澤東稱為“廣西壯族的狀元” 381
陳伯康:堅韌樸實的留洋博士 388
秦 似:低眉斂首的寫作者 393
伍純道:藝術教育的先驅 403
后 記 410
廣西師范大學是廣西教育史上的一所重要大學,其前身廣西省立師范??茖W校是廣西最早的師范類大學,其前身國立桂林師范學院是廣西迄今為止唯一的一所國立師范大學。因而,《廣西師范大學校史敘事研究叢書 師大故人》著眼于廣西師范大學獨特的歷史地位,深入挖掘其文化底蘊,凸顯廣西師范大學的精神氣韻。本書搶救正在遺失的校園文化記憶,生動再現(xiàn)廣西師范大學建校以來值得銘記的人物和事跡,展現(xiàn)廣西師范大學歷史沿革的發(fā)展變化和不變的精神追求、人文風貌,填補校史和文卷記錄中的空白,以更好地彰顯學校的文脈,豐厚學校的底蘊,升華學校的人文,亦可教育啟迪后人,它強調反映了個體獨特性的經(jīng)歷、體驗、感受,凸顯小人物歷史記憶的重要意義。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