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西部德靖一帶壯族民間,“吟詩”作為一種聚會對歌傳統(tǒng)具有“暖”的意義。當?shù)孛癖娡ㄟ^請歌者到家屋、村落和圩市的內(nèi)部聚會對歌,獲得暖屋、暖村、暖圩的效果。
本書基于這一地方性文化特點,探討“吟詩”作為一種“暖”的方式對民眾生活的意義。本書以個案切入,探討“歌圩”的一種地方性表現(xiàn),彌補以往研究中從客位視角對其進行宏觀把握所導致的對地方性知識的遮蔽。立足于生活的層面理解對歌對于民眾生活的意義,試圖改變以往研究中歌謠文本與語境的疏離關系。
陸曉芹,現(xiàn)為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同時在四川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從事民俗學、文學人類學、壯泰族群民間歌唱傳統(tǒng)研究,已發(fā)表相關論著20余篇(部)。
導 論
一、研究緣起:尋找“歌圩”
二、研究對象和研究目的
(一)研究對象:“吟詩”
(二)研究目的:在生活層面上理解歌謠
三、相關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一)民俗學研究的總體趨勢
(二)五四以來民俗學歌謠研究的文本化取向及其反撥
(三)壯族“歌圩”研究的客位視角及其糾正
(四)“歌圩”習俗研究方法的反思
(五)“歌圩”研究的未來
四、研究思路
(一)借鑒社區(qū)研究法
(二)立足于村落又超越村落
(三)以特定歌者的活動為導向展開田野工作
五、田野調(diào)查
(一)田野地點
(二)調(diào)查時間
(三)田野中的“我”
六、民族志寫作
(一)以地方性核心概念“暖”組織民族志文本
(二)主要內(nèi)容
第一章 布要:一個曾經(jīng)很“暖”的村子
一、大山深處的布要屯
(一)相對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
(二)日益改善的生計條件
二、人氣:日漸衰減
(一)常住人口比較少
(二)通婚范圍比較小
(三)男性擇偶比較難
三、歷史:記憶中的冷暖
(一)“八字”背后的歷史
(二)木棉樹下的暖意
(三)石碑背后的喧囂
(四)學校的悲喜歷程
四、聚落:“暖”的空間建構
(一)聚落的內(nèi)與外
(二)內(nèi)與外的邊界
(三)家屋的區(qū)隔
五、村落生活的變遷
(一)生產(chǎn)儀式簡化
(二)節(jié)日活動弱化
(三)生命儀禮淡化
第二章 “吟詩”:一種“暖”的方式
一、“歌圩”:聚會對歌習俗的漢語表述
(一)古代嶺南社會的歌唱習俗
(二)德靖一帶的“歌圩”之風
二、“吟詩”:德靖臺地壯族社會的聚會對歌習俗
(一)“詩”:一種地方性文類
(二)“吟詩”:聚會對歌的習俗
第三章 “吟詩”之路:布要人的歌唱實踐
一、布要屯里的“吟詩”者
(一)“吟詩”者的群像
(二)“吟詩”者的特點
二、布要今年無“吟詩”
(一)彼時“吟詩”聲
(二)今年寂寥意
三、離開布要去“吟詩”
(一)時間:定期與不定期
(二)地點:村落、圩市和縣城
(三)主體:活躍的女性與失聲的男性
(四)方式:組織性與自發(fā)性
(五)功能:求偶、求樂與求“暖”
第四章 “航單”:聚會“吟詩”的節(jié)日
一、“航單”:“歌圩”的一種地方性形態(tài)
二、布要人的“航單”
(一)現(xiàn)實的“航單”
(二)逝去的“航單”
三、“航單”的主要特點
(一)時間
(二)空間
(三)活動主體
(四)節(jié)日內(nèi)容
四、“航單”的實踐
(一)大道“航單”概況
(二)“航單”的活動內(nèi)容
(三)“吟詩”
(四)其他活動
五、“航單”的結(jié)構與功能
(一)“航單”結(jié)構的內(nèi)與外
(二)“航單”功能的圣與俗
(三)“航單”的宗教意義
第五章 暖屋:“吟詩”與理想家屋的建構
一、好“詩”暖屋
(一)“詩”的民間分類
(二)何謂好“詩”
二、“吟詩”暖屋的實踐模式
(一)相關背景
(二)對歌的程序
(三)歌隊的位置
(四)今昔的比較
三、“吟詩”與“無性家屋”的建構
(一)德靖壯人的“無性家屋”
(二)“吟詩”中的兩性區(qū)隔
第六章 “賽詩”:傳統(tǒng)的發(fā)明
一、“賽詩”:官方主導下的發(fā)明
(一)“賽詩”及其歷史
(二)“賽詩”的一般情況
(三)“賽詩”活動的基本特點
二、“賽詩”活動的構成要素
(一)歌臺的設置
(二)“賽詩”活動的參與者
三、“賽詩”活動的實踐過程
(一)主辦方的準備
(二)參賽方的準備
(三)比賽過程
四、“賽詩”:一種“暖”的方式
(一)“賽詩”中的“暖”
(二)歌臺:“吟詩”傳統(tǒng)中的國家在場
(三)代理人:“賽詩”中的國家在場
(四)“賽詩”:作為“治理”的方式
第七章 “暖”的藝術:在對抗中尋求和諧
一、“賽詩”的命題:“暖”的內(nèi)容
(一)多珍“賽詩”過程描述
(二)命題的內(nèi)容及特點
(三)命題方式及其意義
二、文本的構成
(一)命題
(二)歌詞
(三)曲調(diào)
(四)歌路
三、文本過程
四、對歌內(nèi)容:程式性
五、文本結(jié)構:在對抗中尋求和諧
結(jié)語:走近鄉(xiāng)土中的歌唱傳統(tǒng)
附 錄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在生活層面上理解歌謠,理解壯族人對“暖”的追求,理解構建溫暖家屋和社區(qū)的重要意義。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