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首屆“口述歷史在中國”國際研討會征文集。論文作者來自中國、印度、美國及香港、澳門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既有普通從業(yè)者也有資深學者。內容從多元化的視角呈現口述歷史在中國的理論與實踐現狀,既有學科前沿的剖析,也有實際案例的解讀 ;既有口述歷史方法論指導,也有口述歷史記錄文本,是一部可讀性較強的專業(yè)性學術讀物。
丁俊杰,中國傳媒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廣告研究院院長。研究領域 :廣告理論與歷史、廣告產業(yè)與實務、城市品牌與營銷、旅游傳播等。
林卉,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口述歷史在中國”系列活動總策劃,資深媒體人。研究領域 :訪談節(jié)目策劃、紀錄片創(chuàng)作、口述歷史公共傳播與課程設置等。
劉英力,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分管中心口述歷史訪談項目立項、運營和口述歷史影像技術維護。研究領域 :紀錄片創(chuàng)作、口述歷史數據平臺開發(fā)。
序言
讓記憶彌補缺失的歷史
口述歷史在中國
Ⅰ 口述歷史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從口述歷史到公共史學:一種學科建構的路徑
再論作為視聽檔案實踐的口述歷史本體
美國口述歷史倫理審查機制研究
口述歷史資料收集中的法律與倫理探究
——以中國女性圖書館為例
口述歷史的檔案價值、選題規(guī)劃與實現路徑
如何提升口述史的可信度
多語文地區(qū)口述歷史的文本處理
抗戰(zhàn)老兵口述歷史語篇的多維度分析
Ⅱ口述歷史實踐的多元化主體
當代中國大學生口述歷史實踐初探:理路與路徑
見證歷史記憶西城
——對西城區(qū)口述歷史工作的調研與思考
作為公眾教育的口述歷史實踐:
以香港某社福機構口述歷史義工計劃為例
93歲老父親的口述史
Ⅲ口述歷史的多元化應用
口述史在公眾社區(qū)史編纂中的應用
口述資料在地方志編纂中的應用研究
——以續(xù)修《北京志》編纂實踐為例
口述歷史,重建社群文化的可能
——基于鹽業(yè)社群口述歷史實踐的思考
非物質文化遺產語境下的口述歷史
論中國傳承人口述史的集體口述與集體記憶
——以天津民間老會的集體口述為例
農民口述史:急迫性、方法論與現實挑戰(zhàn)
——以河陽村為例
黃埔軍校山東同學訪談實踐過程概述
中國計算機歷史的口述拼接
現代化與個體化:
電視機進入中國家庭的口述史研究
誰的歷史?
——基于史觀考察的中國廣告口述史研究辨析開啟未來的可能性
——草場地工作站“民間記憶計劃”個案研究
附錄
從國內外案例談口述歷史的法律與倫理問題
古村落口述史實踐討論內容回顧
《定福莊宣言》和《定福莊公約》
序一
讓記憶彌補缺失的歷史
Indira Chowdhury(英迪拉·喬杜里)
國際口述歷史協會(International Oral History Association, IOHA)是一個由各國口述歷史學家組成的機構,由于歷史的原因,這是一個使用西班牙語和英語的雙語組織,我們每兩年用西班牙語和英語舉辦一次會議。我們來自不同地方,面臨著不同問題,但同時我們也有很多共性的問題,IOHA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來討論口述歷史的發(fā)展。
我2010年加入IOHA時,還沒有看到中國的參與。在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你們收集到的四千余人次百萬分鐘的口述歷史采訪資料讓我印象深刻,我相信這能讓世界更好地了解當代中國。我們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國的口述歷史,希望你們將口述歷史在中國的概況介紹給各國同人。
口述史學本身是涉及多學科的學問。它與很多個體性和多樣性的東西相關,也涉及記憶的研究、民族學、人類學以及社會學等多個學科。其中對記憶的研究特別重要,因為記憶是所有口述歷史工作的基礎,它能把口述歷史工作中涉及的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時代連接起來。記憶是屬于每個人的,并沒有哪一個學科可以告訴我們,如何去開發(fā)或者利用記憶。
我更愿意把歷史作為一種證據來看。一些觀念比較陳舊的歷史學家認為,紙質的檔案、書寫的歷史才是比較客觀的。但這樣的歷史不會記錄下人的主觀感受,而口述歷史記錄的是具有主觀感受的經歷和判斷。意大利著名口述歷史學家亞歷桑德羅·波切利(Alessandro Portelli)認為可以把這件事反過來看,看口述歷史能為我們做什么??谑鰵v史所記錄的人的記憶是主觀的,但口述歷史學家尋找的并不是記憶中的具體數字,而是講述本身的意義。比如對于某一個事件,某一個時期的記憶,我們需要研究的是每個人的記憶有什么不同,如何記憶,以及記憶當中的主觀性。保爾·湯普遜(Paul Thompson)提出歷史應該是為那些并沒有發(fā)出聲音的人而寫的。所以現在我想提出一個“missing history”的概念,即消失的歷史,或被疏漏的歷史,口述歷史就是記錄那些沒有被記錄的歷史,記錄那些沒有被記入史冊的人。
我想通過一段親身經歷說明口述歷史記錄的記憶如何使不同的人和時代得到連接——
2015年4月我受邀去尼泊爾講學,就在4月25號那天上午我采訪了95歲高齡的作家薩提亞·莫汗·約什(Satya Mohan Joshi)——尼泊爾第一代使用非常規(guī)來源資料進行研究的文化歷史學家之一。他搜集了很多民間傳說和民間歌謠,并且賦予這些傳說和歌謠以歷史和文化意涵。
采訪薩提亞·莫汗·約什的經歷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挑戰(zhàn)了我作為口述歷史學家已有的認知基礎。我尊重他的意愿沒有進行錄音,這也是建立信任的唯一方法。我想這只是第一次見面,以后做更深入采訪時肯定還是有機會錄音的。于是,我就拼命做筆記,希望盡可能全面地記錄他口述的內容,在哪里做了停頓,以及他敘述生平時輕松平和的狀態(tài)等信息。后來在整理筆記試圖重現采訪過程時,我才意識到使用采訪錄音和使用筆記進行資料整理的不同。錄音是個非常奇妙的東西,它能把人帶回采訪當時的記憶和情境,有時候會有電話鈴聲,有時候是茶水到了,有時候會插入一些更為私人的對話,有時候在受訪者思考如何回答問題時會有長時間的沉默。由于薩提亞·莫汗·約什拒絕錄音,我也就沒有辦法通過回放錄音獲取這些信息了。但是這次特殊的沒有錄音的采訪給了我一些非同尋常的寶貴經驗,那就是讓我認識到記憶中不可磨滅的聲音的力量有多大,不僅能讓人回憶起敘述者的話語和神態(tài),還能讓人想起敘述者珍視或厭惡的東西,以及什么是他念念不忘的,什么又是他想要忘記的。也許由于沒有錄音機,我們有了一次與眾不同的非常深入的傾聽;反過來,也因為沒有錄音,我們在重現記憶中所包含的重要意義時,可能會由于自身的不足,局限于受訪者所講述的故事本身。
在要結束采訪時,我問了薩提亞·莫汗·約什一個有關1934年地震的問題。問答如下:(IC=Indira Chowdhury, SMJ=Satya Mohan Joshi)
IC:我想問你,你還記得1934年的地震嗎?
SMJ:我怎么會不記得呢?不過才過了80年?。?p/>
對我來說80年是很長的一個時間段,但是對這位有著深刻地震記憶的歷史學家來說,80年前的地震就好像是幾天前發(fā)生的一樣。薩提亞·莫汗·約什當時只有十四五歲,和他父親薩提亞·莫汗·約什住在位于馬哈甘(Maharganj)的教學醫(yī)院宿舍,他的父親在醫(yī)院工作,他也會給父親幫忙。他的母親和剛出生的妹妹住在位于沃克胡(Walkhu)的家里。薩提亞·莫汗·約什回憶說,1934年1月15日地震發(fā)生的時候,他正和一個朋友在宿舍里坐著,看見了外面顫抖的樹木?!皹渚拖襁@樣在抖”——他用手比畫了一個蛇形的動作。
我對薩提亞·莫汗·約什的采訪在2015年4月25日的上午10:30結束。到11:30之前,我就在同事的口述歷史課上旁聽,本來我的課應該在午飯之后。地震就發(fā)生在11:56。一開始,我也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我們跑出課堂,很快跑下了搖晃著的樓梯,來到一個戶外網球場上,在那兒站了很久,就看著我前一天剛剛訪問過的檔案館的窗戶在顫抖搖晃。余震很頻繁,每一次大地都震得像要裂開似的。烏鴉也撲騰亂叫,每一個動作都很痛苦。這時我就看見了薩提亞·莫汗·約什所說的他在“僅僅80年前”見過的“蛇形樹”。突然之間,他的話就成了現實,我也非常準確地了解了80年前他所親眼見過的事情。
這類口述采訪對敘述者和我本人具有雙方面的意義,他們的話語,他們的經歷,他們的回憶和我的經歷在我的記憶中都非常生動鮮活,從而使我可以把多年前的事情和今天的事情聯系起來,對照他們的經歷反觀我自己的經歷,這種聯系和反思對我而言也就有了新的意義,這就是口述采訪可以帶來的更深的聯系和更值得思考的價值。
口述歷史采訪讓我們找到了和我們有相同經歷的群體,讓我們能夠通過另外一種方式來體驗不同的人生。我想引用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阿列克謝耶維奇的獲獎感言來表達我的想法:
令我感到困擾的是,真實不是存在于一顆心靈、一個頭腦中的,真實在某種程度上破碎了。真實有很多種,而且各不相同,分散在世界各地。陀思妥耶夫斯基認為,人類對自己的了解,遠遠多于文學中記錄的。那么我在做的是什么?我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思考和話語。我收集我所處時代的生活。我對靈魂的歷史感興趣——日常生活中的靈魂,被宏大的歷史敘述忽略或看不上的那些東西。我致力缺失的歷史(missing history)。
口述歷史學家們和阿列克謝耶維奇一樣,都在致力“缺失的歷史”(missing history)的工作,這樣的工作讓我們的生命有了更大的意義。
序二
口述歷史在中國
丁俊杰
2012年2月,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國最大的口述歷史機構誕生。這個團隊的主體是崔永元老師從2002年就開始培養(yǎng)的資深團隊,經過四年多的再發(fā)展,愈加壯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同見證了口述歷史概念在中國的初步普及,以及口述歷史行業(yè)在中國的多層次并榮。
此前的十年時間里,崔永元口述歷史團隊以經驗豐富的口述歷史訪談、資料整理和保護及紀錄片制作而著稱。在“與時間賽跑”的責任感驅使下,他們共積累了四千余人次、百萬分鐘的口述歷史影像資料,并出品了《電影傳奇》《我的抗戰(zhàn)》《我和我的祖國》等廣為公眾熟知的紀錄片作品。但成為一所大學的組成部分之后,下一步發(fā)展方向是什么,如何在保持以往優(yōu)勢的同時也服務于教學和研究,如何進一步促進口述歷史在中國的學科建設,如何利用高校這一載體實現學術與公眾之間的互動,成為新的問題。
“口述歷史在中國”項目就是我們?yōu)榇怂龅膰L試,旨在搭建一個口述歷史行業(yè)的國際交流平臺,探索口述歷史多元、開放的未來之路。自2014年秋天開始,中心成立專門的策劃組,廣泛集結國內外口述歷史資深研究者和實踐者資源,開展了“口述歷史在中國”系列活動,內容包括口述歷史相關的人物采訪、學術講座、工作坊、高校聯盟、國際研習營、國際研討會等。
項目開展至今,完成的口述歷史領域人物采訪已涵蓋北美、歐洲、非洲、亞洲特別是中國(含港澳臺地區(qū)),包括國際口述歷史協會時任主席英迪拉·喬杜里(Indira Chowdhury)、美國口述歷史協會當選主席道格·博伊德(Doug Boyd)、德國著名公共史學家亞歷山大·范·柏拉圖(Alexander Von Plato)、大英圖書館口述歷史館長羅伯特·珀克斯(Robert Perks)、捷克口述歷史協會前會長麥羅斯洛夫·瓦內克(Miroslov Vanek)、國際口述歷史協會南非區(qū)代表克里斯蒂娜·蘭德曼(Christina Landman)、英國蘇塞克斯大學女性口述史專家瑪格麗特·茱莉(Margaretta Jolly)等;學術講座以每月一到兩場的頻率,推出國內這一領域的專家學者觀點、典型案例解析、獨特經驗分享,多角度多維度展示該領域現狀,至今已有幾十位專家學者出席;口述歷史工作坊采取主辦或聯合主辦的形式,分別于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多次舉行,受眾從年輕學生到退休的老人,共同搭建起口述歷史與公眾傳播之間的橋梁;高校聯盟以社團為基點集結了大批青年師生,與各高校聯合開展口述歷史活動,讓口述歷史走進校園。
口述歷史國際周是這一活動每年年底的重頭戲,由國際口述歷史專家講座、口述歷史國際研習營、國際口述歷史同人交流會、口述歷史國際研討會等多個版塊組成。其中,國際研習營和國際研討會更是憑借嚴格的遴選機制為口述歷史行業(yè)精英提供了交流平臺。
首屆“口述歷史在中國”國際研討會于2015年12月12-13日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主題為“現在·未來——口述歷史領域觀察與思考”,由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主辦,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崔永元公益基金和中國傳媒大學教育基金會特別支持,吸引了來自美國、德國、韓國、加拿大、新加坡、中國口述歷史領域的幾十位專家學者參會,共同對當前口述歷史領域突出問題進行探討。
此次會議共收到論文40多篇,內容涉及口述歷史相關理論問題、口述歷史在多領域的實踐與應用、口述歷史事業(yè)的發(fā)展等多個方面。
口述歷史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口述歷史的學科定位問題,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中國口述歷史的發(fā)展態(tài)勢及走向。王宇英認為應該將口述歷史納入公共史學的范疇進行學科建設的考量;張錦從檔案學的角度分析,認為口述歷史實踐本體作為一種視聽檔案實踐屬于檔案學的核心研究領域;鄧耀榮探討了口述歷史訪談過程中的多語言使用的問題;趙雪則以口述歷史訪談的文本為語料做了語言學分析。其次是口述歷史涉及的道德和倫理問題,楊祥銀對美國口述歷史的倫理審查機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李慧波根據自己的口述歷史實踐給出了對策和建議。
口述歷史在多個領域的應用。不同背景的研究者或實踐主體都在關注口述歷史,應用口述歷史的方法進行研究或開展實踐項目。比如趙月枝、錢茂偉、王小平等專家,分別帶領團隊開展了農民口述史、社區(qū)口述史和社群口述史的實踐及研究;曹淑文和徐祖哲則以個人的力量做了家庭口述史和中國計算機口述史;夏一紅則以香港社工的身份開展了口述歷史項目。
口述歷史影像與媒介再呈現。紀錄片是口述歷史重要的媒介呈現形式之一。李宇宏介紹了她的口述歷史紀錄片教學經驗,并希望借此達到重新描述歷史、重新樹立世界觀和歷史觀、重新塑造自我的目的;李莉從社會記憶和集體記憶的理論層面研究“民間記憶計劃”,認為該計劃具有影像行動主義實踐的性質,帶有強烈的記錄社會的功能,激發(fā)了回憶行為和對所謂歷史的思考。
口述歷史記錄過去,但關乎未來。國際口述歷史協會主席英迪拉·喬杜里在首屆“口述歷史在中國”國際研討會開幕式發(fā)言中說,記憶是所有口述歷史工作的基礎,口述歷史所記錄的正是那些消失的、被遺漏的歷史,這讓我們的生命有了更大的意義。
這本《口述歷史在中國:多元化視角與應用》是對首屆“口述歷史在中國”國際研討會的內容回顧,也是對我們自身一年多的學術實踐所做的首次總結,更是對口述歷史領域同人的一份邀請。這次研討會已告一段落,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期待在后續(xù)的歲月當中我們繼續(xù)共同探索,讓更多人了解和關注口述歷史,進而投入到人類個體記憶庫搭建的行列中來,共創(chuàng)中國口述歷史交流溝通平臺。
口述歷史在中國,你我共同努力。
1.國際視野與多元化視角
本書是第一屆“口述歷史在中國”國際研討會征文集,論文作者來自中國、印度、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既有資深專業(yè)學者,也有普通從業(yè)者,國際口述歷史協會時任主席Indira Chowdhury還為本書作序。呈現國際視野與多元化視角的融合。
2.多維度展示口述歷史在中國的研究現狀
本書內容既有學科前沿的剖析(如《口述史在公眾社區(qū)史編纂中的應用》),也有實際案例的解讀(如《口述歷史資料收集中的法律與倫理探究》);既有口述歷史方法論指導(《從口述歷史到公共史學:一種學科建構的路徑》),也有口述歷史記錄文本(《93歲老父親的口述史》),多維度展示口述歷史在中國的實踐狀況。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