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板塊圖書分類品牌系列獲獎圖書圖書專題新書上架編輯推薦作者團隊
論語通譯
名家译解,适合每个《论语》初学者的入门读本。
ISBN: 9787559841933

出版時間:2021-09-01

定  價:72.00

作  者:张葆全 译解

責  編:刘隆进 和永发
所屬板塊: 文学出版

圖書分類: 名家作品

讀者對象: 初高中师生、高校师生;大众,国学、传统文化爱好者

上架建議: 国学、传统文化
裝幀: 平装

開本: 16

字數(shù): 350 (千字)

頁數(shù): 328
圖書簡介

本書對《論語》做了全方位深入淺出的譯解,書中廣泛吸收古今學人的研究成果,又融入作者多年研習《論語》的心得與體會,是一部理想的《論語》入門讀本。全書《論語》原文據(jù)清代阮元所刻《十三經(jīng)注疏》本排印,經(jīng)多次校核,力求準確無誤。譯文多采取直譯并盡量不改變原文詞序,每章之后有“點評”,直接點明章旨。每篇之后出賞析,就本篇涉及的主要問題展開充分研討。書前導讀性質的前言簡要介紹孔子生平、《論語》其書及孔子思想,有助于讀者了解孔子和《論語》的思想精髓。書后附有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論分類摘編,便于讀者進一步學習和研究。譯解用語通順好懂,可讀性強。

作者簡介

張葆全,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廣西師范大學前校長,2002年退休。后受聘為廣西師范大學國學堂專家委員會主任,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今已轉設為桂林學院)終身教授,廣西儒學學會名譽會長,桂林國學研究會名譽會長。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和國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著(或主編)有《詩話和詞話》、《宋代詩話選釋》(與周滿江共同主編)、《中國古代詩話詞話辭典》、《新編今注今譯昭明文選》、《玉臺新詠譯注》、《老子道德經(jīng)譯解》、《大學中庸譯解》、《周易選譯》、《先秦諸子菁華》、《歷代詩話選注》、《文選譯注》等著作多部。

圖書目錄

學而篇第一/1

為政篇第二/12

八佾篇第三/26

里仁篇第四/41

公冶長篇第五/54

雍也篇第六/70

述而篇第七/88

泰伯篇第八/107

子罕篇第九/119

鄉(xiāng)黨篇第十/135

先進篇第十一/147

顏淵篇第十二/164

子路篇第十三/179

憲問篇第十四/196

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220

季氏篇第十六/239

陽貨篇第十七/250

微子篇第十八/267

子張篇第十九/277

堯曰篇第二十/291

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論分類摘編/296

后記/311

序言/前言/后記

出版說明

一、《論語》是一部儒家經(jīng)典,主要記載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中國古代文化偉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這是一部古今讀書人都要讀的書,今天各級各類學校也都將其列為學生課外必讀書。本書對《論語》做了非常明晰的注譯和解析,非常適合中小學生課外閱讀,或用作大學選修課教材,也可供社會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閱讀,更是教育工作者案頭必備的參考書。

二、本書《前言》簡要地介紹了孔子生平、《論語》其書及孔子思想特色,有助于讀者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

三、《論語》原文據(jù)清代阮元所刻《十三經(jīng)注疏》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排印,經(jīng)仔細校核,力求準確無誤。為方便讀者,每章均加編號,圓點前為篇的序號,圓點后為章的序號。

四、詞語注釋廣泛吸取了古代學者的研究成果,也酌取今人意見,力求準確可靠。注釋還力求簡明,不做煩瑣考證。對于古來異說,不一一列舉,重要異說則用“一說”加以介紹。對難讀的字和多音字,均注音。解釋詞語,注意說明字的本義,說明通假現(xiàn)象,說明在古代漢語中的特殊意義和使用規(guī)律,以幫助讀者了解文意,并提高古文閱讀能力。與一般《論語》注本不同的是,對有關孔子思想的名詞術語,如仁、義、禮、樂、孝、悌、忠、恕、中庸、天命等等,尤其注意做出既客觀可信又簡明扼要的解釋。為方便讀者隨時任意翻閱,有的注釋不避重復。

五、譯文一般采取直譯,盡量不改變原有的詞序。但為了使文意顯豁,或使譯文更合現(xiàn)代漢語習慣,有時對詞序稍做改動,或加上一些詞語將文意補足,并使上下文文意貫通,以幫助讀者理解。

六、每章之后一般有“點評”,直接點名章旨,或引他人意見解說本章意思,有時也引孔子相關言談或古今中外名人言論進行互證,以幫助讀者更好地把握本章內容,并拓展知識,豐富學養(yǎng)。引用的重要材料均注明出處。有的地方,還特別指出后世所形成的成語、格言,這對讀者豐富詞匯會有所幫助。

七、每篇之后都有賞析。內容是就本篇中涉及的主要問題展開研討,以幫助讀者加深對孔子思想的認知。賞析中引用他篇材料,會有助于讀者做比較研究。

八、書末附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論分類摘編。

九、本書注釋評析者張葆全,為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終身教授,廣西師范大學國學堂專家委員會主任,廣西儒學學會名譽會長,桂林國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全國先進工作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著有或主編《詩話和詞話》、《歷代詩話選注》、《中國古代詩話詞話辭典》、《宋代詩話選釋》、《新編今注今譯昭明文選》、《玉臺新詠譯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先秦)、《先秦諸子散文賞析》、《先秦諸子菁華》、《老子今讀》、《老子道德經(jīng)譯解》、《大學中庸譯解》、《周易選譯》等著作多部,曾多次榮獲省級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1961年起在高校從事教育工作近六十年。其間兼任廣西師范大學副校長、校長十余年。本書融入了他數(shù)十年來從事教育工作和學術研究工作的寶貴心得,相信這些個人心得對讀者索解孔子思想會有所幫助。

前言

《論語》是一部儒家經(jīng)典,主要記載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的言行,也記載了孔子一些弟子的言行。

孔子(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魯國人,出生于魯國昌平鄉(xiāng)郰(zōu,又作“陬”“鄹”)邑(在今山東曲阜東南)。

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國(在今河南商丘一帶)宗室,為殷商后裔,傳至孔父嘉時,宋國發(fā)生內亂,孔父嘉被殺。后人為避難,便從宋國逃到魯國,失掉貴族身份。居魯國數(shù)代后,孔子父親叔梁紇(hé)才當上郰邑的大夫(非世襲)。

但不幸的是,在孔子3歲時,叔梁紇去世,孔子母親顏征在帶著他遷到魯國都城曲阜的闕里居住。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少年時代的孔子非常好學,除了幫助母親干些雜活外,還堅持學習禮樂文化。17歲時母親也去世了,孔子不得不獨自挑起生活的重擔。他做過“儒”(“儒”是一種從巫史中分化出來的社會職業(yè),任務是在貴族人家舉辦婚喪祭祀等活動時擔任“相禮”。后來,孔子創(chuàng)立的學派也被稱為“儒家”),也做過“委吏”(管理倉庫)和“乘田”(管理牛羊畜牧)。

大約在30歲時,由于學業(yè)有成,孔子首創(chuàng)私人辦學,開始收徒講學,直至終老。據(jù)說孔子一生有弟子三千,其中優(yōu)秀者七十二人。

大約在35歲時,因魯國內亂,孔子來到齊國,但齊景公不用他,兩年后返魯。

51歲時,孔子任魯國中都(在今山東汶上西)宰,后來又任大司寇(掌管刑獄)并“行攝相事”(代理宰相),很有政績。但當時魯國政權由三家貴族(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把持,孔子與他們在政治上時常發(fā)生沖突。

55歲時,孔子憤然辭官離職,帶著數(shù)十名弟子開始了長達十余年的周游列國。他先后到過衛(wèi)、曹、宋、鄭、陳、蔡、楚等國,希望能得到“明君”任用,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可是不但希望落空,還吃了不少苦,如在匡地被匡人圍了五天,在鄭與弟子們一度失散,在陳也斷糧七天。

68歲時,他回到魯國,除繼續(xù)從事教育外,還致力于整理文化典籍。被后人稱為“六經(jīng)”的《詩》《書》《易》《禮》《樂》《春秋》,都曾被他用作教本,并都經(jīng)過他的整理。

73歲時,孔子辭世,魯哀公寫了誄文吊唁,弟子為他服喪三年。

孔子沒有留下系統(tǒng)的論著,當時由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記錄及編纂的《論語》,卻保存了關于他的豐富而寶貴的思想資料。東漢班固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漢書·藝文志》)這就是說,《論語》中的每一章都是由孔子弟子或再傳弟子在不同的時間記下來的?!墩撜Z》的意思就是論纂起來的言語。而編纂成書的人則是孔子的再傳弟子(據(jù)一些學者考證,認為是曾參的弟子)。

《論語》成書時間大約在公元前400年,這時孔子已去世近80年,歷史已進入戰(zhàn)國時代。

《論語》全書15000多字,近500章,分為20篇。編者在編纂時取每篇首章首句中的兩個字(或三個字)作篇名,篇名并不反映全篇內容。每篇各章之間,在內容上也沒有什么緊密的聯(lián)系。有少數(shù)幾章,前后還有重復。《論語》為何會呈現(xiàn)出這般面貌?這大概是因為編纂者非常尊崇孔子,生怕有所改動(如重擬篇名,合并章節(jié),調整次序,加工文字)會失其真,因此才留下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樣子。從編書上說雖然不夠完美,但卻真實地保存了原貌,是我們今天認識孔子的第一手資料。

從文章體裁上看,《論語》為語錄體,以記言為主。所記之言應是當時口語,即使經(jīng)過了兩千多年,今天讀起來還是明白易懂的?!墩撜Z》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語,雖多為只言片語,但言簡意賅,語約義豐,尤其是一些被后人視為格言的警句,既包含著寶貴的生活經(jīng)驗,又有優(yōu)美的表現(xiàn)形式(如語言形式上的對稱、修辭上的對照等等),含蓄別致,耐人尋味?!墩撜Z》的文章,是先秦散文的典范。

由孔子創(chuàng)立的學派被稱為儒家??鬃铀篮笕寮曳譃榘伺?,其代表人物最著名的是孟子和荀子。戰(zhàn)國時代,儒家是顯學,影響極大,但在后來秦代焚書之時,《論語》卻遭到厄運,幾乎全被焚毀。漢代初年,《論語》重新在社會上流傳。當時傳授《論語》的主要有三家——《魯論語》《齊論語》《古文論語》,三家大同小異。西漢末年,安昌侯張禹將魯、齊二本融合為一(篇目則據(jù)魯論),號為《張侯論》。東漢末年鄭玄以《張侯論》為依據(jù),參照齊論、古論,作《論語注》,從此,《論語》便有了定本。東漢時,《論語》《孝經(jīng)》與原來的“五經(jīng)”(《詩》《書》《易》《禮》《春秋》)并列,稱為“七經(jīng)”。唐宋之時,經(jīng)擴充又有所謂“十二經(jīng)”“十三經(jīng)”之稱,《論語》均在其中。南宋時,朱熹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抽出來,與《論語》《孟子》合編在一起,稱為“四書”。后來的科舉考試,都要考“四書”,因而《論語》也就成了讀書人的必讀書,孔子的思想,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

歷代《論語》注本很多,比較著名的有:東漢鄭玄《論語注》,魏何晏《論語集解》,南朝梁皇侃《論語集解義疏》,北宋邢昺《論語注疏》,南宋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近人程樹德《論語集釋》、楊樹達《論語疏證》、楊伯峻《論語譯注》。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世界文化名人。早在兩千年前,《論語》就傳入了朝鮮,后來又傳到了日本、東南亞。16世紀末,經(jīng)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意大利人利瑪竇翻譯介紹,更傳遍了西方各國。20世紀,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孔子列為世界十大歷史文化名人之一。多年以來,孔子一直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尊崇。

孔子思想極富人文色彩。

我國歷史上的春秋后期和戰(zhàn)國時代,是社會大變動的時代。這時,社會由封建領主制向封建地主制(一說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但是,在轉變的過程中,卻充滿著貪欲、掠奪和暴力。恩格斯說:“以這些制度(指奴隸制、農奴制和雇傭勞動制,引者注)為基礎的文明時代,完成了古代氏族社會完全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它是用激起人們的最卑劣的動機和情欲,并且以損害人們的其他一切稟賦為代價而使之變本加厲的辦法來完成這些事情的。卑劣的貪欲是文明時代從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動力;財富,財富,第三還是財富——不是社會的財富,而是這個微不足道的單個的個人的財富,這就是文明時代唯一的,具有決定意義的目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73頁)孔子對當時的社會變革(如鑄刑鼎、三公分室、田氏代齊等)所具有的意義未能充分理解,因而今天有人認為孔子的政治態(tài)度偏于保守。但是我們應看到,孔子當時感受最深的是“天下無道”“禮壞樂崩”,是新舊統(tǒng)治者的貪婪暴虐,以及民眾所飽受的饑餓與戰(zhàn)亂之苦。針對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他大力宣揚仁愛,極力尊崇道德,堅決反對暴力,呼吁社會穩(wěn)定,并提出了明確的“愛民”“利民”“惠民”“教民”的政治主張。在統(tǒng)治階級中,孔子是一位最能對民眾給予人文關懷的有遠見的思想家。

但是,孔子思想的積極意義遠不止此。在孔子思想中有不少超越時代、超越階級、超越地域,而屬于未來、屬于全人類的東西。

講仁愛。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內容是“仁”。他對“仁”的解釋是“愛人”,這是“仁”的重要內涵之一。他認為一個人的愛心應當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年少時在家中就應愛自己的父母兄弟(孝悌),長大了進入社會要愛他人(忠恕),“仁”的最高境界則是愛廣大民眾(仁民,泛愛眾,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他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敝鲝垖λ藢捜荨⒑竦?、仁慈、忍讓,以仁愛之心推己及人,將心比心,處處為他人著想。

講倫理。倫理是人與人相處的道德準則。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頁)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人生活在社會上,應當處理好也不能不處理好各種關系??鬃釉诋敃r就提出要處理好父子、兄弟、夫婦、君臣、朋友、貧富、貴賤、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之間的關系,其道德準則就是仁愛、忠恕、禮義,等等。對于這些關系,孔子不但沒有片面地強調居下位者的服從(“三綱”是漢代儒生提出來的),反而更多地強調在上位者的責任和在上位者的自律。

講修己??鬃铀珜У摹叭省?,除有“愛人”的含義外,另一重要內涵就是“修己”??鬃诱f:“克己復禮為仁?!薄翱思骸本褪恰靶藜骸??!抖Y記·中庸》也說:“仁者,人也?!笨鬃臃浅V匾晜€人的道德修養(yǎng),并且尤重嚴于律己。他的言語和他的弟子的言語中有許多修身的格言,如“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君子求諸己”,“吾日三省吾身”,“過,則勿憚改”,等等??鬃邮欠磳︱溕菀莸?,他主張“富而無驕”。他寧可自甘于“飯疏食飲水”的淡泊生活,也絕不去追求“不義而富且貴”的榮華??鬃诱f:“行己有恥?!薄坝袗u”就是有羞恥之心,固守自己的人格和尊嚴,并且能夠明辨是非,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鬃诱J為一個“人”應當把自己修養(yǎng)成一個真正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一個充滿人性光輝的“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他大大提高了“人”的尊嚴和地位。

講道義??鬃幼羁粗鼐竦膬r值。他說:“見利思義?!薄安涣x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卑选傲x”放在“利”之上,把精神放在物欲之上,以“見利忘義”為恥。又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薄叭娍蓨Z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卑褜Φ赖淖非螅闯扇松钪匾哪繕?。他以救世為己任,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他認為“人能弘道”,為了行道,他堅忍不拔,“知其不可而為之”,甚至不惜“殺身以成仁”。他高揚了人的主體精神。

講誠信??鬃印爸髦倚拧?,十分看重“誠信”。對待職事,主張“敬事而信”,對待他人,主張“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他還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薄白怨沤杂兴?,民無信不立。”認為誠信是社會和諧的基石。基礎受到了破壞,人將不“人”,整個社會也將會崩潰。

講理性。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薄拔茨苁氯耍赡苁鹿??!逼涞茏诱f:“子不語怪、力、亂、神?!笨鬃拥乃枷氩⑽窗讶艘蜃诮?,引向“彼岸”,去盲目服從非理性的權威,而是面向現(xiàn)實,面向人生,對一切人、事、物都持理性的態(tài)度。例如對世人的物欲、情欲,孔子既不主張禁欲,也不主張縱欲,既不主張扼殺,也不主張放任,而是主張以理智來引導,用禮義來節(jié)制,處處表現(xiàn)出十分清醒的積極進取的理性精神。

講中和。中庸哲學是孔子的認識論,是他認識事物、處理矛盾的思想方法,也是他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堅持原則,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在處理矛盾時善于執(zhí)兩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穩(wěn)定、和諧。儒家文化講“和而不同”,“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其實質是尊重差異,崇尚和諧。毛澤東認為,中庸哲學“是孔子的一大發(fā)現(xiàn)、一大功績”。

講學習,重教育。學習活動或教育是將人類長

期積累起來的知識、經(jīng)驗代代相傳的唯一途徑,是人類特有的并促使人類遠離動物界、不斷走向文明的社會實踐活動。孔子不但自己好學,而且終身從事教育。在春秋末年社會大變動時期,他首創(chuàng)私人辦學,讓平民子弟也能受到教育,意義愈顯非凡。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他所倡導的學習方法,如有教無類、教學相長、學思結合、溫故知新、舉一反三、博學切問、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實事求是、注重道德修養(yǎng),等等,至今仍是人類的寶貴財富。

兩千年來,孔子的思想,已經(jīng)形成了寶貴的思想文化傳統(tǒng),塑造了中國人的性格,對中華民族的理論思維水平以及反映理論思維水平的心理狀態(tài)、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規(guī)范、審美趣味、精神風貌,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總之,孔子的思想,極富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歷時愈久愈顯光彩。

孔子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全世界、全人類??鬃硬粌H屬于過去,也屬于現(xiàn)在和將來。1988年1月,全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會議主題是“面向21世紀”。在會議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瑞典人漢內斯·阿爾文博士(1970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明確地說:“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個世紀以前,以汲取孔子的智慧?!?p/>

名家推薦

《論語》一書,字字精金美玉,實人類千古不磨之寶典。

——梁啟超

《論語》應該是一部中國人人必讀的書。不僅中國,將來此書,應成為一部世界人類的人人必讀書。

——錢穆

張葆全先生是一位治學嚴謹?shù)膶W者,雖然《論語通譯》的名氣并不大,但卻是一本相當難得的好書。首先,它要言不繁,篇幅合理,絕無一般《論語》注解的故作高深狀,更無老太太臭裹腳布似的嘮叨。其次,白話翻譯通順好懂,符合現(xiàn)代人的語言習慣。另外,點評扼要簡潔,分寸得宜,絕無漫無目的的延伸和牽強的邏輯。最后,每一篇注解結束后,他都會寫一篇賞析文字以回顧全篇。

——《中國圖書商報》

編輯推薦

古人為學極重“次第”,程朱于讀“四書”,倡導“學問須以《大學》為先,次《論語》,次《孟子》,次《中庸》”。具體到今日的我們,讀《論語》先讀哪個版本也是“次第”?!墩撜Z通譯》編輯過程中,我越來越覺得此書非常適合《論語》初學者。所以,我愿鄭重地把這本書推薦給準備讀《論語》或與我一樣已經(jīng)在讀但始終徘徊于《論語》“萬仞宮墻”之外的讀者。

精彩預覽

學而篇第一(選)

共十六章

1.1 子曰〔1〕:“學而時習之〔2〕,不亦說乎〔3〕?有朋自遠方來〔4〕,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5〕,不亦君子乎〔6〕?”

【注釋】〔1〕子:古時通常用作對男子的尊稱。本書“子曰”的“子”,專指孔子。 〔2〕時:按時。 習:復習,實習,練習。孔子以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教,需要依時演習操作。 〔3〕不亦:不也,豈不是。 說(yuè):同“悅”,喜悅。 〔4〕朋:朋友。漢代包咸說:“同門曰朋。”這里指來求學的弟子。 〔5〕慍(yùn):怨恨,惱怒。 〔6〕君子:道德修養(yǎng)好的人,也指社會地位高的人。

【譯文】孔子說:“學過之后又按時去復習或練習,不也是很高興的嗎?有朋友從遠方來求學問道、互相切磋,不也是很快樂的嗎?別人不了解我但我不怨恨,不也是一個有涵養(yǎng)的君子嗎?”

【點評】學習活動是人類將自身的知識經(jīng)驗代代相傳的唯一途徑,也是人類最終脫離動物界成為真正的人的唯一手段。古人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學記》)《論語》開篇就談學習,意義深遠。古人學習,重視互相切磋,認為“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重視修身,嚴于律己,孔子曾說,“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5.19),“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4.14)。

1.2 有子曰〔1〕:“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矣〔4〕;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5〕,未之有也〔6〕。君子務本〔7〕,本立而道生〔8〕。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9〕!”

【注釋】〔1〕有子:孔子弟子,姓有,名若,字子有。 〔2〕孝:指孝順父母?!稜栄拧罚骸吧聘改笧樾??!?弟(tì):同“悌”,指敬愛兄長。 〔3〕犯上:冒犯尊長。 〔4〕鮮(xiǎn):少。 〔5〕作亂:指制造叛亂,造反。 〔6〕未之有:同“未有之”。“之”是“有”的賓語,在古代漢語的否定句中,如果否定詞是“不”“毋(無)”“未”“莫”等,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謂語的前面。 〔7〕務:努力從事。 〔8〕道:正道,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基本原則,這里指“仁”。 〔9〕仁: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內容,其含義有二。一、“修己”為仁。對自己來說,“仁”的意思是“修己”??鬃诱f,“克己復禮為仁”(12.1),“克己”就是“修己”?!抖Y記·中庸》說:“仁者,人也?!币馑际钦f,講“仁”,首先要學會做“人”。一個生物學意義上的人(自然人),應當通過修己(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使自己遠離動物界,成為一個社會人,一個真正的完全的純粹的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一個“君子”。二、“愛人”為仁。對他人來說,“仁”的意思是“愛人”?!胺t問仁,子曰:‘愛人?!?12.22)就是說,人要有仁愛之心,愛他人,愛大眾,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 與:同“歟”,語氣詞。

【譯文】有子說:“某個人的為人,在家里孝順父母,敬愛師長,但在社會上卻喜歡冒犯尊長,這種人是很少的。不喜歡冒犯尊長,卻喜歡制造叛亂,這種人從來沒有過。因此,君子總是努力培植自己的根本。根本牢固樹立了,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就會產生。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就是仁德的根本吧!”

【點評】孝悌是人類特有的親情,是從小培養(yǎng)起來的愛心和感恩之心,長大以后,擴展開來,便會愛他人,愛國家。《孝經(jīng)》上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薄拔粽?,明王以孝治天下也?!睗h唐以來,往往“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這是有道理的。

1.3 子曰:“巧言令色〔1〕,鮮矣仁〔2〕!”

【注釋】〔1〕巧言:花言巧語,用虛浮不實的話語來討好別人。 令色:偽裝和善的樣子來逢迎巴結別人。令,美好。 〔2〕鮮矣仁:主謂倒裝,即“仁鮮矣”。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偽裝和善,以討好別人,這種人仁德是很少的。”

【點評】孔子說:“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5.25)朱熹說:“好其言,善其色,致飾于外,務以悅人,則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四書集注》)仁德應出自內心的真誠,當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如果存心不良,而外喜矯飾,則欺詐必生,而仁德盡失。

1.4 曾子曰〔1〕:“吾日三省吾身〔2〕:為人謀而不忠乎〔3〕?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4〕?”

【注釋】〔1〕曾子:孔子弟子,姓曾,名參(shēn)。 〔2〕省(xǐng):反省,自我檢查。 三:三次,也可以表示多次。 〔3〕忠:對人對事盡心盡力。 〔4〕傳(chuán):指老師所傳授的學業(yè)。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我自己:替別人謀劃辦事卻不盡心盡力嗎?同朋友交往卻不講誠信嗎?對老師所傳授的學業(yè)卻沒有好好溫習嗎?”

【點評】《周易·蹇卦·象辭》說:“君子以反身修德?!薄皟仁 笔枪湃诵摒B(yǎng)道德的重要方法和途徑,體現(xiàn)了嚴于律己的精神。自古以來,以“省三”“省吾”“省身”命名的人很多,足見曾子之言影響深遠。孔子說:“主忠信?!?1.8)(12.10)在孔子道德教育中,“忠”和“信”是主要的內容。

1.5 子曰:“道千乘之國〔1〕,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2〕?!?p/>

【注釋】〔1〕道:治理。 千乘(shènɡ)之國: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在當時算是一個中等的諸侯國。乘,指用四匹馬拉的兵車。 〔2〕時:季節(jié),農時。

【譯文】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肅認真地處理國事并且講求誠信,節(jié)省用度并且愛護國人,役使老百姓要按農時(只在農閑之時才讓他們服役)。”

【點評】孔子認為,君臣治國,應當敬業(yè)和愛民?!秱喂盼纳袝の遄又琛氛f:“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边@是古代頭腦清醒的政治家的共識。

1.6 子曰:“弟子入則孝〔1〕,出則悌〔2〕,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3〕,則以學文〔4〕?!?p/>

【注釋】〔1〕弟子:通常指學生,這里指年輕人。 〔2〕入則孝,出則悌:這兩句互文見義,指出入起居都要講孝悌。 〔3〕行:實踐仁德。 〔4〕文:道藝,這里指詩書等文獻典籍。

【譯文】孔子說:“年輕人,出入起居都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要慎言而守信,博愛大眾,并親近仁德之人。在恭謹?shù)貙嵺`仁德之后,有剩余的精力,就再去學習文獻典籍?!?p/>

【點評】重視道德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這是中國古代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靶笔菍τH人的愛,“泛愛眾”是對廣大民眾的愛??鬃拥牡赖陆逃?,以“仁愛”為中心。清人根據(jù)此章編撰而成的《弟子規(guī)》,在引導少年兒童知書識禮、孝敬長輩、培養(yǎng)愛心、文明做人方面發(fā)揮了巨大作用,成為數(shù)百年來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最佳讀物。

《學而》賞析

朱熹說:“此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四書集注》)

“君子務本”,這個“本”就是“孝悌”?!氨玖⒍郎?,這個“道”就是“仁”。

“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內容,是孔子的人生觀、倫理觀。“仁”字不是孔子所發(fā)明,但孔子卻極為重視“仁”,并賦予它許多新的含義。據(jù)知名學者楊伯峻統(tǒng)計,《論語》一書,“仁”字出現(xiàn)了109次??鬃釉谠S多場合談到了“仁”。概括起來,“仁”字的含義有二:

一、“修己”為仁。這是從個人修身的角度來說的。按照古人理解,“仁”就是“人”。所以孟子說:“仁也者,人也?!?《孟子·盡心下》)《禮記·中庸》也說:“仁者,人也。”但這個“人”,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自然人,而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以后的社會人。這樣的人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靠修養(yǎng)才造就出來的。所以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薄翱思骸本褪恰靶藜骸?。在孔子看來,一個人只有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完全的“人”,一個“君子”。而“人”或“君子”的道德修養(yǎng),內容非常豐富,諸如孝、悌、忠、恕、禮、義、恭、敬、德、惠、和、善、讓、遜、恥、直、知、信、剛、勇、寬、敏,都涵蓋在“仁”德之中。

二、“愛人”為仁。這是從對待他人的角度來說的?!墩f文》說:“仁,親也,從人二。”“從人二”,意思是兩個人。只要有兩個人在一起,就會產生一定的關系。無論是什么人什么關系,孔子認為人與人之間都應當相親相愛。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笨鬃幼约罕阒苯拥赜谩皭廴恕眮斫忉尅叭省薄C献右舱f:“仁者愛人?!?《孟子·離婁下》)所以講“仁”,就要有仁愛之心,愛他人,愛大眾,無論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貧富、貴賤,都應相親相愛。

在孔子看來,培養(yǎng)“仁德”,培養(yǎng)“愛心”,完全可以從小做起,因為“孝悌”就是“為仁之本”。每個人都有父母,從小就生活在家庭之中,如果從孩童時代開始就培養(yǎng)起對父母兄弟的愛心,就能為將來成就“仁德”奠定堅實的基礎。

但“仁”并不只停留在“孝悌”上。在家(事父母)固然要“竭其力”,成人之后走向社會(事君)更要“致其身”,尤其要愛民眾,“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泛愛眾,而親仁”,這才是“仁”的最高境界。

要成為一個有仁愛之心、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最重要的途徑是學習(“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其次是群居交友,與朋友互相切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此外,還要注重修身,嚴于律己(“人不知而不慍”“吾日三省吾身”“過,則勿憚改”)。

重“禮”也是孔子的重要思想。“禮”反映的是等級制度和社會秩序。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強調禮制的本質和功用在“和”。他希望社會上所有的人都能和諧相處,以保持社會的穩(wěn)定。他希望社會上對立的雙方都講禮,都能謙讓,所謂“貧而無諂,貴而無驕”,“貧而樂,富而好禮”。在孔子的時代,這種理想顯然近乎空想,不可能實現(xiàn),但卻反映了飽經(jīng)動亂之苦后人們所產生的一種良好愿望,是可以理解的。

線上商城
會員家.png 書天堂.png 天貓旗艦店.png
會員家 書天堂 天貓旗艦店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png   微博二維碼.png
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

微信號:bbtplus2018(工作時間)
電話:0773-2282512(工作時間)

我要投稿

批發(fā)采購

加入我們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

色香色欲天天天综合无码专区,久综合东京热精品视频,欧美黄色一级视频久久免费,天堂AV天堂资源网 免费国产无遮挡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