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板塊圖書分類品牌系列獲獎圖書圖書專題新書上架編輯推薦作者團隊
新民說 海外中國學叢書 中心與邊緣:東亞文明的互動與傳播
葛兆光先生倾情推荐,这是一部“东亚背景下的中国史”。
ISBN: 9787549572601

出版時間:2015-11-01

定  價:49.00

作  者:李焯然 著

責  編:孙华明 赵金
所屬板塊: 社科学术出版

圖書分類: 文化交流

讀者對象: 大众读者、历史研究者、国学研究者

上架建議: 国学•历史•人文
裝幀: 精装

開本: 32

字數(shù): 260 (千字)

頁數(shù): 324
紙質(zhì)書購買: 當當
圖書簡介

《中心與邊緣:東亞文明的互動與傳播》一書分上下篇:上篇除第一篇概論和最后兩篇討論明末清初伊斯蘭學者譯經(jīng)以及韓國漢文小說外,中間主要五篇涉及的都是發(fā)生在中國和安南/越南之間的歷史與文化現(xiàn)象;下篇除了第一篇從鄭和下西洋開始討論中國和東南亞的文化聯(lián)系和最后三篇介紹當代新加坡的儒學教育海外華人的儒家思想,中間四篇討論的是受到中國影響的新加坡華人世界有關文武、城隍、孔廟、媽祖的信仰。

作者簡介

李焯然,香港大學中文系一級榮譽文學士、哲學碩士,其后獲英聯(lián)邦獎學金赴澳洲國立大學深造,獲哲學博士學位。目前任教于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曾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院助理院長、漢學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系主任等職,現(xiàn)為中文系雲(yún)茂潮中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北京大學雙碩士學位(漢語)課程主任。同時受聘為中國武漢大學、南京大學、湖北大學客座教授、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國際評鑒委員、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副理事長。專門研究中國思想、文化、明代史、東亞儒學、華人宗教與民俗。出版專著有《明史散論》《明成祖史論》《儒學傳統(tǒng)與思想變遷》《道教簡述》《丘濬評傳》等。

圖書目錄

上篇 東亞文明的互動與傳播

東亞文明的交流與互動

越南史籍對“中國”及“華夷”觀念的詮釋

歷史與記憶:中越史家對明永樂四年(1406)出兵安南事件的歷史書寫

朱子思想與越南儒學

孝之本:越南綿寯皇子對《孝經(jīng)》的詮釋

越南狂士黎文敔《大學晰義》對《大學》的詮釋

《大學晰義》對《大學》的詮釋

文明會通:明末清初伊斯蘭教學者的譯經(jīng)活動

通俗文學與道德教化:明代傳奇《伍倫全備記》與韓國漢文小說《彰善感義錄》探討

下篇 東南亞華人的社會與信仰

傳說與真實:中國文化在東南亞——從鄭和下西洋說起

文武兼?zhèn)洹撝袊鴼v史上文武二圣的崇祀及其在東亞的傳播

社群流徙與信仰遷移:新加坡的安溪移民與城隍廟的分靈活動

儒家禮儀的道教化——新加坡廟宇的祭孔活動

宗教景觀的轉(zhuǎn)變與新加坡的媽祖信仰

儒家童蒙教育的現(xiàn)代價值——從《弟子規(guī)》在新加坡的推廣說起

儒學的普世價值與國民教育——新加坡的經(jīng)驗

儒家思想與海外華人社會

序言/前言/后記

序:中心與邊緣•分歧與認同•離散與聚合

葛兆光

如果我們能把各個國家之間政治(以及政府)的彼此區(qū)隔(這也是一種聯(lián)系)和文化(以及移民)的超越國境(這更是一種聯(lián)系)視為坐標的縱橫交叉線,把一個政治上的“東亞”和文化上的“東亞”,編織成交錯的花紋,是否也可以書寫一個比較豐滿的,不再拘泥于中國空間或王朝政治的“東亞背景下的中國史”?

李焯然教授寄來他即將出版的《中心與邊緣:東亞文明的互動與傳播》(廣西師大出版社)一書書稿,命我寫一篇序文,這讓我有些惶恐不安。 為什么? 李焯然教授是著名的明史專家,長期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任教授,這本書所論述的領域,涉及東南亞與海外華人社會,遠遠超出了我的知識范圍,我哪里有資格佛頭著糞,為他的大作寫序? 但是,李焯然教授又是我的老朋友,也是我所在的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的國際評鑒委員,他的大作出版,我有責任向國內(nèi)讀者做一些介紹。 因此,寫在這里的,與其說是序言,還不如說是我的一些讀后感。

《中心與邊緣:東亞文明的互動與傳播》一書分上下篇:上篇除第一篇概論和最后兩篇討論明末清初伊斯蘭學者譯經(jīng)以及韓國漢文小說外,中間主要五篇涉及的都是發(fā)生在中國和安南/越南之間的歷史與文化現(xiàn)象;下篇除了第一篇從鄭和下西洋開始討論中國和東南亞的文化聯(lián)系和最后三篇介紹當代新加坡的儒學教育海外華人的儒家思想,中間四篇討論的是受到中國影響的新加坡華人世界有關文武、城隍、孔廟、媽祖的信仰。

讀過之后,不知為什么,我想到的是三組概念,即“中心”與“邊緣”、“分歧”與“認同”、“離散”與“聚合”。

先說“中心”與“邊緣”。

毫無疑問,今天的東亞(包括今天的東海與南海諸國),確實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面,受到古代中國文化的影響。 無論你把它叫作“漢字文化圈”還是“儒家文化圈”,各國之間彼此影響和交融的文化都可以例舉出很多方面的例子,除了漢字與儒家思想,比如大家都受到漢傳佛教影響,大家都用筷子吃飯(順便提一句,就在今年,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一部王晴佳教授專門討論“筷子文化”的書)等。 不過長期以來,有關這個“東亞”,盡管朱云影曾經(jīng)在1981 年就出版了《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但對越南的研究,卻始終不如對日本和朝鮮的研究。 原因是什么,讀者可以自己思索。

而李焯然教授這部書討論越南文化中的朱子之學、《孝經(jīng)》與《大學》詮釋,討論越南思想中的“中華”與“華夷”觀念,討論越南歷史文獻中對明代永樂年間的中越戰(zhàn)爭的不同記載,大大補充和豐富了我們對這個“周邊”鄰居的認識。 其中,我以為最重要的,就是讓我們知道,盡管越南也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他們在很長歷史時期內(nèi)使用漢字,接受儒學作為政治、社會與倫理原則,甚至目前在漢喃研究院的5038 種古籍中,除中國典籍之外,“越南儒生的著作不到總數(shù)的百分之二”(15—16 頁),但是千萬不要以為他們就是屬于同一的漢文化圈。 只要看看他們對于“中國”和“華夷”的理解,看看他們對永樂年間大明王朝入侵的記載,我們就可以知道,文化受容與政治自尊之間并不是平行或重疊的關系。 在中國人看來,整個朝貢或冊封體系中,我是中心,你是邊緣;但從越南(日本、朝鮮也一樣)的角度看,我是中心,你是邊緣,換一句話說,你是“北”,我是“南”,正如《大越史記全書》所說,“天地既定,南北分治,北雖強大,不能軋南”。 因此我常常講,這些年來,我們提倡研究者“從周邊看中國”,其實并不排斥“從周邊看日本”、“從周邊看朝鮮”或“從周邊看越南”,在不同立場上看,中國也是日本、朝鮮和越南的“周邊”,在歷史和文化的研究中,東亞各國可能既互為背景也互為尺度,“我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卞之琳《斷章》),中心與邊緣,原本并不固定。

再說“分歧”與“認同”。

最近,我為許倬云先生新著《華夏論述》寫了一篇“解說”,其中提到,許先生的一個判斷很值得繼續(xù)思考。 眾所周知,三代秦漢以立。 因此,即使在同一個“漢字”、“儒家”甚至“漢傳佛教”的基礎立。 因此,即使在同一個“漢字”、“儒家”甚至“漢傳佛教”的基礎立。 因此,即使在同一個“漢字”、“儒家”甚至“漢傳佛教”的基礎立。 因此,即使在同一個“漢字”、“儒家”甚至“漢傳佛教”的基礎立。 因此,即使在同一個“漢字”、“儒家”甚至“漢傳佛教”的基礎上,和朝鮮、日本一樣,它與中國也還是各走各的路。 特別是蒙元時代以降,各國“自我中心主義”也就是政治上的自尊意識,其實使得“分歧”越來越強。

有一個道理希望能夠在這里說明白。 Identity 常常翻譯成“認同”,也可以翻譯成“歸屬”,文化認同與政治歸屬,其實有時候會分開,甚至分得很開。 從歷史文獻中我們常常看到,日本、朝鮮和安南的文化人,漢文修養(yǎng)、儒學知識、宗教情懷,可能會很“中國”,他們寫詩作畫,楷??赡苁抢隙?、摩詰、東坡,他們談論古典,可能就是四書、五經(jīng)、三史,但是,當他們面對國與國的爭端,始終你是你、我是我,政治與文化似乎并不是一件事。 而在東亞的民眾生活世界里同樣是這樣,李焯然教授已經(jīng)指出新加坡華人的種種民眾宗教信仰,可能他們也會和中國人一樣,崇拜同一個關公、同一個城隍、同一個媽祖,到同樣的孔廟去參加祭祀,有很強的“鄉(xiāng)愁”或者“鄉(xiāng)戀”,但是,他們大多數(shù)既然“入鄉(xiāng)隨俗”,便不再“落葉歸根”。 文化認同并不能取代政治認同,也許對制度的認同、對久居鄉(xiāng)土的習慣、對同樣生活在他鄉(xiāng)的親族的依賴,更容易讓異鄉(xiāng)成故鄉(xiāng)。 所以,這種“分歧”是很自然的,要說“認同”,往往只是在文化和風俗上。

再說“離散”與“聚合”。

近年來,在討論海外華人的文化和文學時,有一個詞常常被使用,這就是“離散(Diaspora)”。 我并不很了解這個新詞的來龍去脈,據(jù)王德威教授說,當學者使用這個詞來討論華文文學的時候,它往往指的是中國大陸之外,邊緣的、離心的、分散的中文寫作。 一些研究者認為,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華人,在他們觀念世界中,同文同種并不能使他們認同某個政府、某個民族、某個主義所代表的“中國”,他們通過漢語寫作表現(xiàn)出來的,也只是“中國性”,這個“中國性”可以是分散在世界各處的,也可以是游動的,而不一定是“中國”或在“中國”。

這個說法大概也能夠用來討論李焯然教授所描述的新加坡華人信仰,他們同樣信仰關公、媽祖、城隍,這些信仰的神祇,甚至直接來源于中國,來源于中國某一地區(qū)。 他們也同樣祭祀至圣先師孔子,把儒家教誨代代相傳,甚至政府也要編制通識教育課本,來宣傳這些價值觀。 但是,這些華人一方面保留了濃烈的“中國性”,這些“中國性”呈現(xiàn)在他們的日常生活、家庭倫理和言語思考之中,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又融入了另外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和生活環(huán)境之中,在這個“中國性”里嵌入了相當深刻的“外國性”。 那么,在書寫這些異國華人的文化與歷史的時候,應當把它們放在哪一個歷史脈絡中? 或者說,應當如何撰寫他們的歷史? 在這個時候,政治史和文化史應當如何自我定位和設立邊界?

讀李焯然教授這部論文集,我一直在想,它涉及的“周邊諸國”和“海外華人”的歷史與文化,其實,也提醒我們思考,究竟如何重新書寫歷史。 近年來,強調(diào)不同文明間的聯(lián)系和互動、超越國家邊界的全球史,成為歷史研究和撰寫的新潮流,有人形象地把全球史比喻為“滿天星斗”或“撞擊臺球”。 可是說實在話,盡管強調(diào)“關系”,全球史目前還未必有一個完善的書寫模式,能把各種各樣的血緣、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關系”都囊括進來,織成一張既綿密又生動的歷史之網(wǎng),強調(diào)國家邊界的政治史和偏重超越國境的文化史,好像很難形成一個共同的書寫模式。 但是,如果我們能把各個國家之間政治(以及政府)的彼此區(qū)隔(這也是一種聯(lián)系)和文化(以及移民)的超越國境(這更是一種聯(lián)系)視為坐標的縱橫交叉線,把一個政治上的“東亞”和文化上的“東亞”,編織成交錯的花紋,是否也可以書寫一個比較豐滿的,不再拘泥于中國空間或王朝政治的“東亞背景下的中國史”?

說實在話,這些問題太復雜,我也沒有想清楚,只是在李焯然教授這部新書出版之際,提出來拋磚引玉而已。

編輯推薦

1.葛兆光先生傾情推薦,這是一部“東亞背景下的中國史”。

2.著名明史專家李焯然先生最新力作,多角度展現(xiàn)東亞文明的互動與傳播。所涉儒家思想、宗教信仰、中華典籍在“漢文化圈”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狀,無不發(fā)人深省。

線上商城
會員家.png 書天堂.png 天貓旗艦店.png
會員家 書天堂 天貓旗艦店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png   微博二維碼.png
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

微信號:bbtplus2018(工作時間)
電話:0773-2282512(工作時間)

我要投稿

批發(fā)采購

加入我們

版權(quán)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

色香色欲天天天综合无码专区,久综合东京热精品视频,欧美黄色一级视频久久免费,天堂AV天堂资源网 免费国产无遮挡av网站